首页 > 股票 > 股市动态 > 经济每月谈35期回放:证券市场改革与发展(3)

经济每月谈35期回放:证券市场改革与发展(3)

http://stock.xinhua08.com/来源:中国网2012年05月17日09:19

吴晓求:

2.市场结构和市场秩序方面的规则修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市场相关交易收费标准的调整。市场相关交易收费不含佣金和印花税,印花税只有财政部、国 家税务总局有权力发,是经国务院批准的,证监会是不可以发的。佣金是券商自己可以发的,但是中国证监会有一个指导性标准,不能低于8%或者6%,有一个指 导性的东西,不属于证监会的范围。所以证监会和交易所是相关的收费,包括经受费、过户费等等,这个收费下降了25%,对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量非常 小,但主要是表示我尽最大努力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数量不大,但是它的指示性意义非常大,要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

二是鼓励新增资金进入市场投资,大幅增加QFII的规模,特别是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之后。之前是新增500亿美元的QFII额度,中美对话之后增加了 300亿,达到了800亿美元。过去十年中QFII的发展用了十年的时间,到目前为止规模只有250亿美元,应该说速度非常慢,中国的开放是比较慢的。现 在要新增800亿美元,这是很重要的。同时证监会也正在研究,包括社保基金和其他的养老金,以及企业年金,以适当的方式来进入市场进行组合投资,同时要降 低它的交易成本,努力使资金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虽然这里面有一些超出了证监会的职权范围,只能建议,提供优质的服务。比如说社保基金,各地有,种养业 有,多大的规模多大的比例进入资本市场投资,是各个地方政府以及社保基金理事会来决定的,当然我们还有一个约定,不能超过百分之多少。如果降低成本,也能 使新增资金进入市场。因为市场比较低迷,主要是因为新增资金不够。因为我们最近采取相对谨慎的货币政策,使得新增资金进入市场的规模非常少,比如广义货币 最近是13%的增长,就是M2。可是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是超过这个数字的。所以这样一来,新增资金非常少,这个市场每年融资规模都在一万亿左右,上游资金 下不来,下游是要拿走的,所以水平在不断下降,所以需要增加上游资金的流入。这个思路也是对的,其中包括QFII,也包括人民币的境外基金,人民币的离岸 业务现在规模越来越大,也有很多人民币基金想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但是受到很多规则的限制,现在正在推动人民币外境外基金进入中国市场。

三是市场秩序方面的改革,严厉打击虚假信息披露、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郭树清的言谈中可以听出他非常关注内幕交易,他认为这是小偷,因为他有知 情权,事先知道信息,直接破坏了市场的公平。这个现象非常猖獗,也使市场的公信度受到严重的伤害,所以这方面正在加强。这其中特别强调中介机构的诚信原 则,所以很多中介机构的要案已经出来了,中介机构员工有内幕交易,所以中介机构的诚信变得非常重要,主要指会计师事务所和保荐人、总承销商,他们是非常重 要的。

3.券商改革和创新。最近开了创新大会,中国证券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多轮重组,制度层面上已经步入规范发展阶段,证监会对券商的监管,从目前 看是以净资本监管为基础,合规监管为重点。在合规的基础上,他们是关注净资本的,这是抗风险的能力,这是监管的准则。中国证券公司目前的问题是:成长空间 有限。100多家证券公司的利润加起来大概也只有500亿,大概比招商银行一家银行的利润稍微多一点,招商银行接近于400亿,可能还不到交通银行一家的 利润。中国的证券公司没有融资能力,以前可以挪用客户保证金,但是严重损害了客户的利益,现在是不能贷款的,只能以自己的净资本进行运作,要不就有一些经 济运作,所以成长空间非常小。而且大券商、小券商没有什么差别,都是拉关系,很少通过服务来改善他们的竞争,他们做不到,因为机构把他们约束住了,所以行 业的成长空间有限。中国证券公司的净资产大概还不到高盛的一半。证券公司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看,都是能力非常差的,所以和制度约束有关系,一定要打开 成长空间进行改革,改革的内容非常多,包括有融资的能力,包括其他的金融创新权利。

再就是盈利模式非常单一,这个行业平均的55%是靠经济业务完成的,45%是市场管理、IPO、投资咨询,也包括远程交易等等,应该是模式非常的单 一。再就是社会美誉度不高,觉得形象不好,这和很多人在电视上忽悠也有关系,所以做股评人不是很好的事情,因为谁也不知未来,未来很难知。还有就是金融体 系内辐射力不强,证券公司是推动中国金融结构变革的主要力量,但目前来看比较难,这和变革的力量比较弱有关系。所以必须进行相关制度的改革,以加强券商综 合创新能力,来推动市场发展。虽然这个还没有抓,但已经有舆论了,正在研究。

券商改革和创新的重点在于:1.拓展行业成长空间;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多元盈利模式;3.加强守法和诚信建设。不要再骗投资者了,这是不行的。诚实和守信变得非常重要。4.若干观念重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倡导价值投资,抑制市场投机。我认为这是对的,倡导投大、投优,投资必须选大的、优的,这些属于蓝筹,这些说得比 较多。摒弃炒小、炒差的观念,一般意义上说这个理念是对的,但还存在争议,实际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过去100年的成长历史,会发现中小企业的股权、股票 投资收益明显高于蓝筹股,因为蓝筹股成长空间很小。对于其他的投资来说,可能要承担一定风险,但有相对高的收益。过去100年中小企业收入是蓝筹股收入的 2倍,因为现在中国中小板、创业板时间比较短,现在还统计不出来。一定是现在的大,过去的小,未来特别大是很难的。工商银行已经非常大了,工商银行还有无 限大的成长空间我不相信,但是小的企业的确成长空间很大。从这个意义上说,看怎么看,从社会普遍倡导的理念来看,我认为是可以的,但是这些都要得到理论和 实际的验证。

二是建立投资者适度性分类和管理,希望低收入阶层不要进入市场,因为市场风险大,此类投资者承担风险的能力不足。比如不进入股市进入哪里?基金的亏 损速度比股票还要快。存银行收益太低,买国债排队买不到,买什么呢?只有到银行买理财产品,银行的表外业务也是主动负债的东西,风险和收益还不如去储蓄, 那个很难说,上市公司的发行债是代替品,中石油、中石化这些业绩很好的可以发行公司债,这些收益率会比国债高。从很长远的角度看,因为这里有一个潜在的命 题,股市风险很大,收益很低。我始终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如果是这种潜在的命题,就意味着股权的收益要低于债权收益,这样的话企业是亏损的,但命题是不成立 的,股权投资收益一定要超过债权收益,这样企业才会有盈利。但是这样一来又说风险大收益小,所以理论层面上是不对接的,经不起理论的推敲。在各类投资产品 中,从长期来看,资本投资的收益还是高于黄金的,高于房地产,高于国债的。就是我们如何把握,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总有暴利的思想,一进到股市不翻番就不来 了,如果都是这种理念就出问题了。如果说比银行存款高一些就可以了,那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三、此轮资本市场改革的意义。主要是三方面:1. 这一轮改革并不是对以前改革的否定,只是微观层面的发展和延续。以前改革主要是侧重宏观结构,这次是微观层面的改革,是它的进步和延续,不要把以前说得一 团糟,以前做得也是很不错的,没有以前的改革就没有今天的资本市场。2.这一轮改革的基调是市场化,关注的重点在公平,目的是恢复市场的投资功能(财富管 理功能)。如果说以前的改革是规范化,这次改革主要是市场化,作用是公平。3.这轮改革最终的目标是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推进中国金融结构的变革, 实现中国金融体系的现代化,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现代化的金融平台。在2020年把上海、深圳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微观基础,我是这样 的理解。

这是我对这轮改革和过去改革的说明,我认为这一轮改革我们要把握一条,任何的改革都是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不是空中楼阁,更不是推导出来的,我就简单讲这些,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邹晨洁】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