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月16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0年01月16日08:31分类:财经导读

新华财经北京1月16日电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深交所明确年报审查六方面问题

2019年年报披露大幕徐徐拉开,部分业绩波动较大的上市公司提前披露业绩预告,个别公司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已被监管机构“盯上”。深交所将重点关注包括商誉减值在内的六方面问题,前移监管端口,全力做好2019年年报审查工作。

2019年央企净利润增逾10%

在1月1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央企业2019年经济运行成绩单亮相:央企实现营业收入30.8万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净利润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目前国资委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年将继续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强、市场应用前景好的企业上市,并进一步推动央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增量资金蜂拥而至 两融余额迭创新高

数据显示,1月14日与大盘一起创新高的还有沪深市场两融余额。据统计,截至1月14日收盘,沪深市场融资融券余额为1.05万亿元,刷新历史纪录。其中,沪市融资融券余额为5854.37亿元,环比增长19.08亿元;深市融资融券余额为4686.39亿元,环比增长5.61亿元。

上海证券报

机构“手头有点紧” 央行“驰援”4000亿元

机构刚过两天“紧日子”,央行4000亿元流动性投放就到账了。央行15日发布公告称,为对冲税期高峰、现金投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春节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不过,此前市场预期的利率下调并没有到来。根据公告,MLF中标利率为3.25%,与上次持平;14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65%,也与上次持平。

2019年房企拿地五强“门槛”重回千亿元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拿地金额前五强房企分别为万科、碧桂园、保利地产、中海地产、融创中国,金额均超千亿元。这是近4年来房企全年拿地金额前五强“门槛”第二次达到千亿级。

*ST步森被立案调查 昔日易主案或成“命门”

*ST步森1月15日公告称,公司于14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浙证调查字2020005号),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同时被立案调查的还有*ST步森原控股股东重庆安见,以及持股5%以上的股东上海睿鸷。尽管上述公告未透露被立案调查的具体事由,但*ST步森、重庆安见、上海睿鸷三个名字放在一起,且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两年多前的那次股权转让。

证券时报

国资委:继续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央企上市

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介绍2019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彭华岗表示,央企总体运营态势保持稳中有进,呈现出“四增一降”特点。国资委将有针对性开展中央企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采取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确保2020年中央企业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国内首个TAS指令推出已有基金瞄准原油期货

近期,上海期货交易所披露,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将推出原油期货结算价交易指令,简称TAS指令。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有利于原油期货的量化交易。有基金经理称,这将有利于更多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和推出。据了解,已有基金公司瞄准了原油期货指数产品。

101股连续4年业绩增长 融资客亿元加仓6股

在已发布2019年年报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按预告净利润中值计算,数据宝统计显示,共计101家公司净利润连续4年增长。从杠杆资金加仓角度看,共有30多股被加仓,其中有6股加仓金额超亿元。贵州茅台是加仓金额最高的股票,最新融资余额相比2018年末增长13.03亿元。

证券日报

央企完成净利润“保7争9”目标

回看刚刚过去的2019年,尽管来自国内外的风险挑战明显上升,但中央企业仍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期末”成绩单。数据显示,2019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8万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净利润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净利润“保7争9”目标。

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应用出炉 金融科技企业携持牌机构“入盒”将成趋势

我国在构建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体系方面又迈出关键一步。 1月14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发布《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公示(2020年第一批)》公告,对6个拟纳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应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西南财经大学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预计,未来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持牌机构的合作创新将成为趋势。

新证券法对“藏雷”上市公司必起强力震慑作用

新证券法将于2020年3月1日正式施行。新证券法完善了市场基础制度,包括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压实中介机构市场“看门人”的法律职责等。尤其是新证券法对“看门人”的法律约束,将极大提升证券服务机构的履职担当。市场上有了一批尽忠职守的“看门人”,“藏雷”、“爆雷”的上市公司就会减少。

编辑:董婷婷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