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基金公司独耕优势渐失 过剩产能或加速淘汰(3)

基金公司独耕优势渐失 过剩产能或加速淘汰(3)

评论
分享到
中国证券报2013年01月11日03:01分类:新华社报刊

核心提示:《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的核心内容是拟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三类机构直接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这意味着以往一直由基金公司“独耕”的公募基金业务将“开闸放水”,引入更多产品提供商。资产管理行业的“鏖战”将进一步深化,迎来新一轮全面竞争。

资产管理“鏖战”升级

在一位有着20多年金融业从业背景的基金分析人士看来,国内金融业由“混业”至“分业”之后,眼下又经历向“混业经营”的轮回。而目前的轮回态势中,证券、基金、信托、银行、保险等,各类机构都面临创新改革的压力,也力图紧紧把握历史性机遇。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也感到,一场“鏖战”正在迎面而来,资产管理行业面临变革与挑战。

市场人士认为,放开券商、保险、私募基金参与公募基金业务,是变革中的一个步骤,打破原有藩篱的目的就是引进活水,做大蛋糕,力促基金行业成长。作为政策制订者和监管层,证监会的表态是:上述三类机构已有多年的资产管理业务经验,现有资产管理规模巨大,风控体系和制度安排较完善,进入公募基金领域可以为基金持有人提供更好的理财服务。

即使是“正和博奕”,竞争也还是有对手、有拼搏和有战略。一位基金公司专户部门总监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现在一共有7个行业可发放资产管理牌照,其中银行和券商有客户资源,尤其是银行,一旦发力起来,可能会在资产管理行业占据相当的话语权。考虑到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巨大影响,银行业也有内在转型需要,发展各类资产管理业务将成为银行综合化经营战略的必然选择。

“银行具有巨大的客户资源和存款资产,但它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退出渠道等方面存在劣势,所以将来更多地可能会在客户资源上下工夫,走客户细分,对不同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的路线。保险资管机构与银行有所类似,它最大的优势是资金来源较稳定,同时由于保险业的杠杆特性,它是追逐绝对收益的,且对收益的期望值并不是很高,投资风格上较为保守,这比较适合那些追逐确定性稳定性的资金。证券公司的高端客户资金流动性较大,其投资决策与股票市场的表现息息相关,它们可以在对冲套利产品上下工夫,同时拓展一二级市场,为客户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由此来留住客户资源。”这位总监分析道。

在他看来,虽然基金公司没有把握客户资源,但若能资产管理大战中不惧挑战,是有可能实现“凤凰涅槃”的。

“基金公司最大的优势在于多年炼就的投研实力和灵活的市场化体制。与保险资产和券商资管相比,基金公司一直以来都贴近市场前沿,对市场的触角非常灵敏,一旦发现了市场需求,可以快速扩充团队,也可以在低迷期及时收缩产能和裁员调整。这种市场化的体制将保证部分优秀的基金公司能够稳立风口浪尖,成就长青基业。”上述人士说。(□本报记者 田露)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