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大盘解析 > 2011年国内车企业绩分化 行业并购势在必行

2011年国内车企业绩分化 行业并购势在必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2年03月30日14:15分类:大盘解析

核心提示:2011年国内大多数上市车企的营业收入都有所增加,但各车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变动却发生了泾渭分明的两极分化,合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出现了“冰火两重天”。业内普遍预期,从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2012年维持缓慢增长的态势的可能性较大,政策力推新一轮产业调整,汽车业将迎来一轮大洗牌。

新华08网上海3月30日电(记者韩莹)近日,国内汽车企业的2011年年报基本发布完毕,在经过了持续快速增长后,受政策变化、市场竞争、产品结构等因素影响,2011年车市开始迅速“冷却”。据目前已经公开的信息显示,2011年国内大多数上市车企的营业收入都有所增加,但各车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变动却发生了泾渭分明的两极分化,合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出现了“冰火两重天”。

业内普遍预期,从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2012年维持缓慢增长的态势的可能性较大,政策力推新一轮产业调整,汽车业将迎来一轮大洗牌。

合资、本土车企业绩冰火两重天

2011年的国内汽车市场并未延续前两年的快速膨胀。总体增长率由以往的30%,迅速滑落到2.45%。但并不是所有的车企都受到影响,合资车企的大幅热销与本土车企的快速下滑,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

虽然一些日本厂商因为地震的原因没有取得大幅度的增长,但其他外资公司业绩仍然良好。大众公司在中国的汽车销量首次超过了200万辆,同比增长率达到了17.7% 。而奥迪品牌的销量更是增长了37.4% 。

而去年几乎所有的本土汽车厂商都感觉到了市场的压力。比亚迪的销量由 2010年的 51.8万辆,下滑到了2011年45万辆。奇瑞汽车也下滑6% 。除了出口方面的小幅度增长仍然可以算作是亮点之外,本土厂商的增长率实际上下降了5%以上。

销量的下滑也也导致业绩的下降,以比亚迪为例,2011年比亚迪公司净利润为14.03亿元,同比下降44.38%,导致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市场竞争剧烈以及产品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去年比亚迪的员工人数也减少了5693人,当中仅市场营销类员工减少就超过3000人。除此之外,连续9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的销售冠军奇瑞汽车奇瑞,2011年不仅没有达到两年前的目标,还出现了产能利用不足,销量下降的情况。

中原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徐敏锋认为,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合资企业推出新的低端本土品牌,在保持自身企业品牌形象的同时,将产品线扩大到低端市场。并且渠道下沉,加强在中小城市的网点密度。利用淘汰车型主打性价比,缩小与本土厂商之间的价格差距,都让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

但中国车市格局也存在变数,足可以直接影响 4.5% 乘用车市场的“2012年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中,涵盖了25家企业的412个款型车辆,90%是国产品牌和车型。这也为本土企业提供了更大的竞争空间。

业内:2012年车市步入缓慢增长期

去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速大幅回落,除其间有优惠政策退出的因素以外,还受到了宏观经济调控对汽车工业的影响。对于今年车市整体走向,各方普遍较为乐观。

据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12年2月份的产销数据显示,2月全国汽车生产160.87万辆,环比增长23.79%,同比增长28.48%;销售156.71万辆,环比增长12.75%,同比增长24.51%。而与此同时,全球车市的2月份数据也显示出了回暖迹象。

北京汽车工业协会会长安庆衡认为,从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2012年维持缓慢增长的态势的可能性较大,出现井喷式发展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预计今年车市增速为7%左右,不会超过1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表示,即使去年中国汽车产业出现了低增长,但在这种大背景下并没出现价格战、库存压力大、恶性竞争等现象,没有造成利润下降,这些说明汽车企业已更加理性,开始注重在管理、产品质量等方面提高竞争力。伴随着中国汽车核心竞争力的增加,汽车出口在今年将会保持明显增长,预计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有望实现8%到10%的增长。

然而,并非所有车企都如此乐观。大多数经过去年一年磨难的自主品牌车企尚在自我修复期,已经有一些合资品牌车企减少了今年一季度的零部件采购量,以规避未知的市场风险。

雷诺中国执行总裁陈国章曾表示,今年车企和经销商贷不到款,运营成本较往年有大幅提升,风险亦有所增加,这一趋势也将延续到明年。所以,2012年中国车市最好的结果是零增长,负增长的可能性非常大。

车企并购势在必行

对于近年来无序的产能扩张、混乱的兼并重组、政策的冲动等问题,我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道路显得愈发扑朔迷离。自去年开始,国内汽车企业和集团之间的兼并重组已有提速现象,面对全国整车企业140家的现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汽车行业要实行“增量控制”。业内人士指出,这应该是中国汽车产业新一轮调整的好时机。

据统计,2015年,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上汽、一汽、东风、长安的产能规划合计超过2100万辆,销量排名前12家企业的产能规划共计达到4040万辆。而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容量在2500万辆左右,与4000多万辆的产能规划相比,汽车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加大。按此发展,必将出现产能过剩。

按照中国现行政策,汽车整车项目落户中国必须满足相关条件,并拿到汽车准生证。全国乘联会秘书长饶达认为,如果今年开始调整产能,新建合资工厂很难获得审批。仍在门外的跨国车企们将无法进入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几大整车合资项目或将受到调控影响。如果因无法落户而错过在中国市场扩张的机会,那么跨国车企竞争力将大受影响,利好自主品牌车企。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表示,从政府此次的政策和决心来看,这既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期,也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国汽车产业不是不够大,而是不够强。在产能受限的情况下,应该走产业重组之路,打造能够代表中国实力的汽车企业是关键。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