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市场出清经济才能开启新周期

市场出清经济才能开启新周期

中国证券报2013年08月10日03:01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倪铭娅

最新发布的7月经济数据“一片向好”:通胀温和、外贸由负转正、PMI反季节回升。但近期审计署的全国性政府债务审查,却引发了市场对经济数据持续向好的担忧。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内,审计会导致地方政府变相融资有所收敛,影响地方政府投资,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但“知病状才能开药方”,预计审计之后,将根据地方债务的规模和实际情况,更加规范地方政府的举债,同时加快探索化解存量债务的可行模式。为避免去风险过程对经济过度冲击,政策上仍然可以做一些对冲。比如中央举债进行一些轨道交通、环保等方面的投资,通过融资渠道的放开鼓励中小微企业投资一、三产业,或者加大消费杠杆提高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等。

潘向东表示,此次审计行动对于稳定市场预期影响是正面的,只有看不见的风险才是真正的风险。一旦风险得到清查,不仅能够减少各种估算的干扰,有助于针对性地对风险进行隔离、消化,并且有助于未来在对风险的控制与处理上达成一致意见。

潘向东称,从后续政策来说,此次审计之后,预计将更加规范地方政府的举债,同时加快探索化解存量债务的可行模式。严格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表,实现融资平台的逐步出清;通过规范影子银行的发展,实现对银行体系的逐步出清。“只有市场出清、风险消化,才能够启动新一轮的刺激政策,经济才能够轻装上阵,开启新一轮周期。通过不断举债透支全社会的财富无疑是饮鸩止渴。”

潘向东表示,根据2010年和2013年审计署债务统计,我们估算截至2013年6月,地方债、城投债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共有债务约13.48万亿元。同时地方政府其他债务,包括地方政府和单位直接举债、事业单位举债和其他单位举债、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和其他连带责任等债务约为6.98万亿元。这些债务从2013年起将陆续到期,2013到2019年每年都将有1.5万亿元左右的债务到期。

潘向东称,本次审计将从上次的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拓展到乡镇级政府,同时会涉及到部分中央政府部门,预计将是审计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专项审计,对地方债务进行更加详细的全口径排查。由于进行全国审查,预计此次审计结果最早在10月中旬公布。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今年6月,审计署已对36个地方政府进行债务审计,再次进行全国性政府债务审计,原因何在?

潘向东:2013年6月审计署对36个地方政府债务抽样的统计信息仍是不确切的,市场缺乏一个对于地方债务的整体、确切的官方数据,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信息对于稳定市场预期十分不利。特别是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调整当中,经济增速放缓、土地出让收入增速下降,这让对风险高度敏感的市场更加警觉,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容易让市场信心大幅波动。

另外,由于统计口径不一样,大家对地方债务所占GDP比例的估算有很大区别,有的说是20%,有的说是50%。一些外资投行甚至认为高达70%到90%之间,这预示着债务危机的爆发有可能一触即发。当然,西方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是依据西方市场经济的框架来做评判的。若在西方的体制下,目前的地方债务风险确实很大,很可能出现“中国的底特律”。

   但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中央政府对于经济各个方面仍然保有较强的控制力,且很多融资方式还不成熟。只要能够及早理清债务规模,采取一定的风险隔离和处理措施,打通融资渠道,一些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中国证券报:7月经济数据已陆续发布。其中,CPI同比上涨2.7%,PPI同比下降2.3%;进出口同比双双由负转正;PMI反季节回升至50.3%。对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增长作何判断?

潘向东:7月进出口、PMI均好于市场预期,通胀亦在相对温和的预期之内,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或者说三季度经济将相对平稳。但从四季度及明年来看,经济仍处下行通道。即便如此,只要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政府就没有必要推出刺激政策,政策取向应更多以稳为主。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