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当前市场的四大疑惑

当前市场的四大疑惑

中国证券报2013年08月10日02:41分类:新华社报刊

□石丽芳

震荡,恐怕是本周指数的最佳注解了,虽然每个交易日都有不少涨停个股,但结构性的特点导致这些活跃个股对指数的影响微乎其微。就像我们上周提到的,稳住权重股以稳住指数,腾挪成长股以赢取超额收益。当前指数之所以表现为犹疑不定,恐怕主要是以下四个因素导致的:经济到底行不行?资金到底够不够?权重到底是不是底?成长到底摸没摸到顶?

首先,经济数据对于当前的A股不是最重要的。海关总署发布7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7.8%,其中7月出口同比增长5.1%,7月进口同比增长10.9%,改变了此前连续17个月双双负增长的趋势,并且超出了预期,据此有分析称,下半年进入投融资旺季、外需回暖以及国内政策推动了外贸数据向好。昨日公布的CPI和PPI数据,整体看还是相对中性的,但A股市场的反应却不那么积极。对于经济,投资者还是要有两点基本认识,一是整体经济不会好到哪去,也坏不到哪去,股市对于经济数据的敏感度没有那么强;二是不要希望政府出台整体的刺激政策,即使下半年出现考验经济增速底限的可能。

其次,资金面显然不乐观,抓“小”放“大”也是无奈之举。前期银行股以及少数公司的大手笔再融资行为,一度让市场的神经紧张了一下,再加上IPO重启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悬在市场上方,投资者普遍对于当前的资金情况感到担忧。经历过钱荒的冲击后,市场的资金面情况确实不是很乐观,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复,目前已经回到了基本平衡的水平。央行已经连续两周展开逆回购操作,尽管操作量并不大,但已然引领货币市场利率稳中有降。只是在连续两周的地量操作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央行由此发出的信息,即既要维护资金市场的平稳,也要坚决避免形成宽松预期。由此可以推断,希望市场出现因流动性宽松而导致的价格上涨并不现实,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股市倾向于抓“小”放“大”,因为资金面的现实导致这种选择是明智的。

细心的投资者或许曾注意到,地产板块在7月31日、8月2日、8月7日三次出现躁动,“招保万金”这四大地产金刚都一度摆出要放量大涨的姿态,可每次几乎都如出一辙的高开低走,虽然股价最终确实有所上涨,但沉淀于其中的资金,相比在那些成长股中“嗜血”的资金来说,其收益恐怕是相形见绌了。所以当前A股市场中的资金不能说宽松,自我缩容是聪明资金的选择。

再次,权重股的低估值陷阱还是需要警惕。银行、地产、钢铁、煤炭、有色……这些曾经有过无限风光的权重股,现在几乎都在其各自股价轨迹的相对低位,这是不是就是“洼地”呢?笔者认为,即使是“洼地”,也最好尽量不跳进去,搞不好容易让自己有一种“沼泽”的感觉。之所以这么说,一是因为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些权重股上涨必须依仗的经济向好因素几乎不存在,转型一方面转的是新兴,另一方面就是控制传统;二是资金面根本不支持这些权重股的持续上涨,在权重股上屡战屡败的资金在没有看到真正的趋势性信号之前,恐怕对权重股也是有所忌惮的,这可以从不少权重股那小的可怜的换手率上看出端倪。

最后,“成长”核心难以逆转,深度回调就是机会。至于成长股是不是到顶的问题,笔者一直坚持的观点就是:“成长、转型”四个字会贯穿整个2013年,至于哪里是顶,完全是个拍脑袋的问题,如果拿创业板指数当作标杆的话,那么历史新高在2013年应该是会被改写的。但拿创业板指数作为标杆本身就不合适,创业板是“成长、转型”的一个缩影,但绝不是代言人,在主板中、中小板中同样有“成长、转型”的身影,只是我们习惯性的被权重股那庞大的身子挡住了自己的视线,沪综指的不振不代表主板市场的全部沉寂,所以投资者还是要抓住市场的主线,在细分行业中去寻找真正的行业龙头,它们才是“成长、转型”的核心所在。只要出现了显著的调整,理论上都是值得介入的时点。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