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上期所理事长杨迈军:加快期货市场改革创新

上期所理事长杨迈军:加快期货市场改革创新

经济参考报2012年11月09日04:21分类:新华社报刊

新华08网北京11月9日电(经济参考报记者 李唐宁 陈云富 姚玉洁 上海 北京报道)面对国际市场交易所兼并重组、电子化交易以及场外衍生品场内化等新一轮冲击,国内期货市场如何保持竞争力?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杨迈军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为进一步增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上期所正研究探索品种体系健全、国际化以及管理体制创新等一系列举措。

原油期货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与目前国内二十余个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品种相比,原油期货的开创性和关注度堪称创纪录。随着修改后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日前正式公布,市场对于原油期货的期待空前提高。

然而,原油作为大宗商品之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期货品种,牵扯到的部门和领域之多前所未有,不仅如此,原油期货设计初衷也突破了目前期货市场的很多限制,比如原油期货将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不含税价格的交易。

对此,杨迈军表示,按照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稳妥推出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和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精神,在相关部委和证监会领导的部署下,上海期货交易所抓紧推进原油期货的上市准备工作。到目前,交易所层面的技术、风险控制等设计基本完成,与原油期货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配套制度的修订正在积极推进中。

“下一步,交易所将会在证监会的领导下,一方面研究完善组织石油期货交易的方案,另一方面尽快开展模拟交易。在模拟交易中检验硬件、软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使国内外的投资者熟悉从开户到交易、交割等各方面的流程,为原油期货的正式上市做好准备。”杨迈军说。

此外,上期所也在加大期权、指数等产品的研发力度。“大宗商品是立足之本,同时我们还投入更多精力在期权、指数以及排放权等金融性更强的领域。”杨迈军说,上期所的有色金属指数经过两年多试运行,情况良好,交易所将适时向市场正式发布,在此基础上,交易所将着力推动包括铁矿石指数、航运指数、碳排放权期货、月均价指数等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建设亚太时区领先的交易所

在国际化问题上,杨迈军说,未来五年,上期所将被打造成在亚太时区领先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交易所。“过去五年,我们基本完成了当初提出的目标——建设成为亚太时区以基本金属、能源、化工等大宗商品为主的主要交易所。”杨迈军表示,按照证监会郭主席提出的“自主渐进、互利共赢、风险可控”的开放路径,交易所将继续推进国际化。

事实上,此前上海期货交易所已经在国内率先执行了保税交割试点以及境外交割品牌注册制度。“保税交割一方面将强化上海市场与国外商品价格的联动、提升上海市场交易价格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使得上海价格更具代表性,上海价格影响力得到提升。”上海一贸易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强大的实体经济,在大宗商品及相关衍生品上的巨大需求,是交易所可以依托的最基本实力。”杨迈军说,未来上期所会在继续服务中国经济的同时,积极为世界经济、全球投资者服务,提升交易所的核心竞争力。

行业创新提升定价权

中国是全球大宗商品消费大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进口大量大宗商品却不掌握定价权的现象备受诟病,作为承载定价使命的交易市场,交易所离输出影响力、掌握市场定价权还有多远?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的定价影响力已初现端倪。目前,上海作为全球三大铜定价中心之一的地位不断巩固,包括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大豆等农产品以及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白糖、棉花等期货价格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中国价格的动向逐渐成了一些国际投资者的'风向标’,甚至一些不从事商品交易的投资者也开始关注,因为中国大宗商品市场的状况已开始影响到包括外汇等其他资产的定价。”资深大宗商品市场研究专家诸蜀宁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期货交易是输入信息产出价格。”杨迈军说,国际投资者参与国内的期货交易,带着各自对供求的判断,这一判断依据也许基于生产流通,也许基于国际流动性,也许基于国际政治、军事的判断,但他们的报价充分反映了投资者掌握的信息。未来如果全球的投资者都在这一平台上交易,不同的信息判断进行“碰撞”,交易出的价格就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