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究报告 > 我国独立董事任职存一头热一头冷错位现象(2)

我国独立董事任职存一头热一头冷错位现象(2)

http://stock.xinhua08.com/来源:新华08网2012年08月07日11:57

核心提示:前独立董事任职呈现明显的“一头热一头冷”现象:高校学者对独立董事趋之若鹜,但他们光有理论缺乏实践经验;真正懂行的人履职之路却异常艰难,他们最后也对独立董事避而远之。我国独立董事任职存在的错位现象已严重影响到独董制度作用的发挥,应予以重视。

——专业人士不愿意当独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站在上市公司的立场看,能请到合格的独立董事很难,既要懂上市公司的相关法律法规,又要对公司所在行业的专业比较熟悉,还要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现在的情况是,真正懂行的不愿意当独董。

复旦大学金融与市场资本研究中心主任一位教授说:“我担任某上市公司独立董事6年,原本公司还希望我连任,但我婉言拒绝了。一方面,要真正履行独董的职责还是比较辛苦的,因为公司在外地,有时还要连夜赶去开会;另一方面,独立董事有风险,公众对独董的期望很高,而事实上是不能单独依靠独董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独董两头受困。”

双向选择遭遇的尴尬影响了独董队伍的合理结构,独董应有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香港董事会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计骅认为,从独董构成指标来看,内地独董来源结构单一,不够市场化、开放化。高校学者占比约40%,这个比重太高。大面积的学者担任独董,偏离了国际的平均水平。在美国,独董大多数由企业界等接近市场的人士担任,一般是其它公司的CEO,其本身是非常成功的富人。独董在西方具有很高的地位,大家愿意付出精力来做这个工作,人数一般超过董事会的二分之一,甚至达90%。

我国庞大的独立董事队伍呈现良莠不齐的状况,一方面一些独董未能勤勉履职,只是摆设的“花瓶”。另一方面,很多上市公司董事会故意将独董边缘化。浙江一家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告诉记者,公司聘请独董只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并不想让独董掌握太多的信息。只要他们在董事会上举手赞同,然后可以获得一笔薪酬。在财务报表、关联交易等敏感信息上,有时候公司会在董事会召开前专门准备两套方案,简版供独董看。

巴曙松认为,在当前的国内独董制度下,独董只有三种选择,一是装聋作哑当“花瓶”,二是狼狈为奸做“帮凶”,三是独善其身交辞呈。

巴曙松在担任安徽一家银行独立董事期间,经常在董事会上提出意见,其中最激烈的一次是2008年进行的增资扩股。2009年,尽管有当地银监局推荐连任,但爱唱反调的巴曙松在这家银行的独立董事职位未获续任。

我国独立董事任职存在的错位现象已严重影响到独董制度作用的发挥。在当前中国股市不景气的背景下,一些独立董事沦为“花瓶”,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现象引起股民的关注和不满,独立董事聘任制度亟待完善。

【责任编辑:王钦炜】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