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究报告 > 我国独立董事任职存一头热一头冷错位现象

我国独立董事任职存一头热一头冷错位现象

http://stock.xinhua08.com/来源:新华08网2012年08月07日11:57

核心提示:前独立董事任职呈现明显的“一头热一头冷”现象:高校学者对独立董事趋之若鹜,但他们光有理论缺乏实践经验;真正懂行的人履职之路却异常艰难,他们最后也对独立董事避而远之。我国独立董事任职存在的错位现象已严重影响到独董制度作用的发挥,应予以重视。

新华08网福州8月7日电(记者康淼 贾远琨 姚玉洁 刘巍巍)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已运行了10多年时间,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当前独立董事任职呈现明显的“一头热一头冷”现象:高校学者对独立董事趋之若鹜,但他们光有理论缺乏实践经验,难以达到真正履职要求;真正懂行的人履职之路却异常艰难,往往被董事会解聘,他们最后也对独立董事避而远之。这种现象导致一些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沦为制度的“花瓶”,摆在那里中看不中用。

——独立董事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功不可没

独立董事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内部任职,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系或专业联系,并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的董事。独立董事制度对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它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制度,用以制约公司内部人控制和一股独大现象。我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应当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独董。

据专家介绍,我国从2001年实行这一制度以来,总体成效还是明显的。不少公司独董是行业内的知名专家,甚至是某个领域的权威,能够为公司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专业指导。同时,作为中小股东利益的代表,独董的设立也形成了相对有效的制衡约束机制。独董制度实行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也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末,A股2314家上市公司设有7595个独立董事职位,共涉及独董5593人。目前A股上市公司独董主要是由高校学者、律师、会计师、退休官员等组成。

——高校学者对独董“趋之若鹜”

在A股上市公司独董队伍中,高校学者成为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占比也最高。一些明星级的专家学者成为上市公司选择独董的香饽饽,他们往往难以抵挡住上市公司高薪酬的诱惑。

根据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福建81家上市公司,共设有258个独董席位,其中96个席位被各大高校的教师包揽,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又以厦大教师人数最多,占据了65个席位,尤其是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和法学院的学者数量最多。

更令人关注的是,一些高校领导也出任独董,置相关制度于不顾。厦门大学一位副校长就在福建3家上市公司担任独董,总共领取44万元的薪酬,此外还在一家福建公司担任外部董事。上海财经大学一位副校长在本地一家上市银行担任独立董事,领取年薪20万元。事实上,早在2008年9月,中纪委、教育部、监察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应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除因工作需要、经批准在学校设立的高校资产管理公司兼职外,一律不得在校内外其它经济实体中兼职。”

上海某知名高校的尹教授告诉记者,上市公司之所以热衷请一些学者当独立董事,除了一些知名教授的社会地位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运营管理和声誉外,更为重要的是不少被聘任为独董的高校学者重学术而相对缺乏实务经验,基本不会对公司高层具体的管理提出太多意见。

部分高校独董还经常缺席董事会,只通过通讯方式参加董事会,成为电话履职独董。2010年罗平锌电(现*ST锌电)召开了13次董事会,来自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的独董尹晓冰电话参与了11次。连参加董事会的时间都得不到保证,更难以期望这些独董会另外花时间研究上市公司,其能否合格履职让人担忧。

据香港董事会研究院统计,2010年A股140家主板公司董事会缺席抽样数据显示:实地会议612次,通讯会议542次,在全体董事缺席总量中,独董占42.12%。独董在董事会缺席率大大高于全部董事的缺席率,约高40%。

【责任编辑:王钦炜】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