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1月18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1月18日08:49分类:财经导读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8日电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多家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计划实施“掺水”

近期上市公司扎堆披露股份回购实施成绩单。部分回购期限届满的上市公司实际回购金额与拟回购金额之间差别较大,“掺水”现象严重;还有一些“零回购”的上市公司,在回购期届满前就提前终止了回购计划。股价持续高于回购价格上限限制、募集资金或自有资金短缺、资金用于其他项目建设、长时间处于回购敏感期、确保非公开发行等事项顺利实施,是这些公司给出的不实施或不完成实施股份回购计划的主要原因。

厂家不惜倒贴保价 新能源汽车仍存大量消费升级需求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天津多家4S店发现,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下降后,多数厂家坚持“保价”。也有市场人士认为明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退坡后,或将出现一轮涨价行情。业内专家分析,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下半年出现月度销量同比四连降,但市场仍存在大量消费升级需求。面对即将到来的补贴完全退出,车企应围绕技术、品质对产品不断升级。

国家大基金投资路线图浮现 重点投向集成电路产业链头部企业

国家大基金二期已经成立,但一期的投资仍在进行。近日,国产存储芯片设计公司深圳市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发生股权变更,新增股东国家大基金一期直接持有6.93%股权。国家大基金一期的投资范围涵盖集成电路产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布局了一批重大战略性项目和重点产品领域。记者了解到,一期重点投向集成电路产业链各环节的头部企业,其中投资了20多家A股或港股公司。

上海证券报

转债市场迎来丰年 后市择券难度加大

2019年是可转债市场的丰收之年。今年以来中证转债指数上涨18.57%,创下近5年新高。从转债市场规模来看,今年前十个月的转债新券发行规模和数量已经创下历史新高。对于可转债接下来的投资机会,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择券难度在加大,看好低估值安全边际高的券种。

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五周年见证两地双赢

作为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的“开山之作”,沪港通11月17日迎来五周年。随着两地投资者对互联互通机制的了解加深,沪港通与深港通成交稳步增长,跨境持仓总额屡创新高,为两地市场都注入了新的活力。

集体唱多A股 知名外资机构继续“买买买”

2019年已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年,A股自年初走出一轮气势磅礴的单边上扬行情后陷入震荡调整,上证指数围绕3000点上下徘徊。在此背景下,外资却加快了买入A股的步伐。据统计,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约2400亿元人民币。截至今年三季度,外资持有A股市值达到1.77万亿元,与公募基金持股市值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证券时报

证监会46项举措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记者了解到,证监会近日向系统内印发了《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力争通过3-5年努力,使上市公司整体面貌有较大改观。《行动计划》的出台,标志着上市公司监管领域专项改革从蓝图规划走向“施工建设”。

上周机构调研103家公司 中顺洁柔最受外资关注

上周(11月11日至11月15日)沪深两市共有103家公司披露机构调研纪要,数量较上周小幅下降。其中生活用纸龙头中顺洁柔获得93家机构调研,而在这些机构中,海外机构占到73家。

拓斯达增发1606万股 募资加码工业机器人领域

11月17日晚间,拓斯达公布增发A股。此次公开增发股份发行价为40.46元,发行数量为1606.52万股。依据公告,公司原股东优先认购部分全额配售,配售股份为161.63万股,占发行总量10.06%;网上投资者申购股份1335.44万股,配售股份为632.14万股,占发行总量39.35%。

证券日报

10月券商APP活跃度全线下滑 仅2家活跃人数超400万人

券商APP活跃用户数量在经历9月份的全线拉升之后,10月份呈现全线下滑状态,仅华泰证券、国泰君安2家活跃人数超400万人。某券商人士表示,“今年券商的'818理财节’之后,叠加中秋、国庆双节效应,券商们都铆足了劲,进行各种营销策略,效果明显。进入10月份以后,活动减少,再加上'双11’的即将到来,使得10月份成了一个'空窗期’,APP活跃用户数量减少很正常,相信11月份会有一定的回升”。

券商陆续发布保险业明年投资策略 乐观预期保险股走势

近期券商陆续发布的保险业2020年度投资策略显示,分析人士对明年保险业的发展以及保险股的走势都持乐观预期。招商证券表示:“站在当前时点,我们将保险股列为后续两个季度的首选子行业,维持推荐评级。”兴业证券则表示:“看好保险行业长期的发展,目前保险板块整体估值低于中枢,继续推荐对保险行业中长期配置。

科创板投资者打新现状:告别暴利但仍然有收益

科创板已经运行将近4个月,上市公司数量也在稳步增加, 截止到11月15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53家,11月份以来新上市公司达到13家。相比于科创板开板之初,目前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打新的情况也有了些许变化,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告别暴利,但是仍然有收益,这是目前科创板打新的现状。”

编辑:丁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