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经济波动幅度有限 政策仍有发力空间

经济波动幅度有限 政策仍有发力空间

中国证券报2016年05月16日03:03分类:新华社报刊

经济波动幅度有限 政策仍有发力空间

本报记者 倪铭娅

业内人士表示,短期看,二季度经济有望继续企稳。随着房地产投资放缓以及政府投资增速回落,三、四季度经济增速回调压力较大,但季度间经济波动不大,总体呈底部震荡态势。

三四季度面临回调压力

申万宏源宏观首席经济分析师李慧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展望下半年经济形势,首先要明确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这也是日前“权威人士”所提出的,要通过抓主要矛盾来看当前经济形势。在他看来,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和通货紧缩。尽管一季度经济增速达到6.7%,超过预期,但这个数字是保增长、货币宽松的结果,并不是市场自然触底回升。基于这一判断,就可以理解4月份经济指标回落是正常的,民间投资不足、企业中长期贷款萎缩、外需未好转等也都是正常的。

李慧勇认为,如果政府对经济形势把握准、政策不出现失误,通过抓住主要矛盾对未来经济形势进行分析的话,今年经济保持6.7%左右的增长是能够实现的。但如果没有抓住经济的主要矛盾,例如认为经济形势不错,甚至可以提前退出守底线政策等,那么今年经济可能会出现前高后低、总体回落的态势。“我相信政府会坚持守住底线、加速转型这个方略,加快推进改革,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李慧勇表示。

国泰君安宏观经济分析师任泽平认为,经济先行指标回调,预示经济回升将延续到二季度末至三季度初,之后经济面临再度回调压力。但季度间经济波动不大,总体呈底部震荡特征。维持经济短期W型、中期L型判断。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从近期公布的数据看,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正在加速扩张,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将在未来几个月继续增强。此外,货币环境会继续保持宽松态势,积极财政政策也在加码,助推资金进一步流入实体经济。预计二季度GDP增速会高于一季度。

银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二季度经济继续维持短期企稳态势,三、四季度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运行料长期反复震荡磨底,三、四季度至明年的经济下行风险不可忽视。

潘向东认为,一季度经济回升主要是政府投资和房地产回升所带动。但房地产在一季度已经出现泡沫,政府也开始调控,其影响将在下半年反映出来,给经济带来下行压力。政府投资方面,下半年新开工项目不可能出现跟一季度一样40%多的增长,这一不可持续的投资增速在下半年会回落,也将给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在李慧勇看来,下半年经济面临的风险可谓“新仇旧恨一起来”:一是经济效益不佳,企业债务风险可能会集中释放;二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就业压力显性化;三是美联储加息预期犹存,资金外流压力可能加大,人民币贬值可能再次出现;四是受政策变化影响,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或见顶,相关资产可能出现泡沫破灭风险;五是由于收入预期不佳,社会不稳定因素可能增加。

财政政策有望加码

面对下半年经济的回调压力,宏观政策走向如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不能因为一时的数据稍有好转而掉以轻心,不必因为一时的数据稍有回落而惊慌。宏观政策要稳住,既向市场发出可以预期的明确信号,又为经济稳中求进提供必要的政策环境支撑。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要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定不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潘向东认为,政府部门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为主基调的政策组合。中国当前面临巨大的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任务的结构性改革压力,不力行改革就难以培育我国经济长期的内生增长动力,依靠激进式货币宽松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可持续,也不会成为当前政策的取向。

李慧勇表示,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和加快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财政政策更具优势,其作用也会更大一些。要通过更有力度的财政政策,加大新基建投资,弥补民间投资不足,稳定经济增长。

在货币政策方面,李慧勇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要灵活有度,会更宽松。“除了要保持13%左右的社融增长外,如果下半年美联储加息、资金外流,央行将通过降准降息等手段应对可能的冲击。”他表示,另外,要通过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民营企业“过冬”创造条件。通过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替银行分忧,避免风险集中于间接融资。同时,通过国家注资等方式提升银行经营能力,化解坏账压力。

加快培育创新动力

业内人士表示,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经济蓝皮书春季号:2016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认为,实现2016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除了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还要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一要大力发展新经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二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促进消费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李慧勇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出清过程中,随着新经济逐渐替代旧经济,消费和“智造”将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但权威人士日前表示,目前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体量太大,“双创”是需要的,但是靠“双创”难以真正挑大梁,需要关注权重的传统产业,针对具体问题出台具体的政策,未来这一块工作是重点。

潘向东也表示,经济增长动力来自于两大方面:传统周期行业和新兴行业。现在的情况是,传统周期行业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回落压力,新兴行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上升压力,所以导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这也就是说新兴行业的成长不能完全弥补传统行业的回落,所以经济会出现下行。要稳定经济增长,必须加快经济新动力也就是新兴行业的发展,通过加快新兴行业的发展抵消传统行业在增长过程中的回落。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表示,经济增速下降的原因在于供给侧,在劳动力短缺、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投资回报率下降等供给侧要素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转向技术进步与体制创新,创新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