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发展分享经济不会拉低GDP增速

发展分享经济不会拉低GDP增速

中国证券报2016年05月16日03:03分类:新华社报刊

发展分享经济不会拉低GDP增速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谭霞

近几年,分享模式在全球迅速普及,分享经济成为快速崛起的又一大新兴经济形态。不过有观点认为,分享经济可能抑制实体经济个人消费、新增资本投入和重型生产资源的需求,同时增加多余服务供给,对一国或地区的GDP不会有贡献,甚至可能拉低GDP增速。

这些观点有无道理?究竟该如何全面衡量分享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认真探讨这些问题,深入研究分享经济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机理,对于推动构建以分享经济等新形态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运行模式,全面优化提升社会与经济效益,推进新经济形态与传统经济形态的融合互促,具有重要意义。

“GDP无用论”的主要观点

一、分享经济抑制了传统实体经济个人消费需求。

分享经济最早于2008年诞生在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美国,以Airbnb和Uber为代表的分享经济公司的出现,恰好迎合了美国民众缩减开支和增加收入的需要,分享经济因此快速渗透。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面临同样的情况,钢铁、煤炭、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整体受挫,居民消费需求不旺盛。共享模式的出现为居民提供了更多低成本、高收益的选择,同时也减少了对同类传统服务的需求,减缓了同行业传统实体经济的发展。

基于此,有观点认为,分享经济抑制了个人的传统实体消费需求,导致传统实体行业社会消费交易规模降低,可能拉低GDP 增长水平。以个人在线短租服务对传统旅游业的影响为例,个人住房空间的共享能够提供比传统酒店更低的价格,加之房主熟悉本地旅游情况,可能提供比旅行社更为细致、针对性更强的自助旅游引导服务,因此,游客对传统酒店和旅行社的需求可能同时减少,这两大传统服务行业的发展会同时受到影响。

二、分享经济抑制了新增资本和重资产需求。

就传统实体经济而言,企业是以产品销量支撑业务发展,需投入大量资本和资源、购臵大量重型资产以支撑企业生产和服务。当前实体经济发展呈饱和状态,对重型资产需求大幅减少,而依托互联网的分享经济亦是轻资产模式,企业通过搭建平台沟通个体之间的供需,提高了闲臵资源的利用率,无需购臵大量重型资产即可实现盈利。

基于此,有观点认为,分享经济抑制了企业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减少了新增资本的投入,导致上游供应厂商产出水平和大宗商品价格降低,可能会拉低GDP增长水平。比如,企业通过众包模式征集分散在全球的设计创意,可减少对设计人员以及办公场地的需求;企业因此无需配臵庞大的设计团队,只需增加相应的虚拟办公空间即可。WeWork、SOHO3Q、优客工场等地产运营商不再通过传统的“拿地、开发、招租”等资金投入大、运作周期长的模式盈利,而是通过为企业提供转租的工作空间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获取利润,从而摆脱了重资产负累,同时也使传统地产开发行业逐渐陷入被动,房地产上游企业的盈利水平因此而受到影响。

三、分享经济造成短期内市场恶性低价竞争。

分享经济在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用户的同时,也会造成传统线下渠道需求量的迅速减少。在更大需求量尚未被挖掘的情况下,分享经济增加了社会服务供给量,可能造成短期内供给过剩,进入低价竞争模式,导致整个实体经济交易规模大幅减少。

基于此,有观点认为,分享经济导致短期内社会服务总供给大于社会消费总需求,可能造成市场恶性低价竞争,从而降低交易价格和整体市场规模,拉低GDP增长水平。比如,互联网打车的出现,在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是互联网出行企业和传统出租车公司的竞争,互联网打车改变了人们的用车习惯,挤占了传统打车市场空间,致使出租车公司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则是互联网出行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于在线打车行业进入门槛低、无排它性,各企业不得不通过降低价格和增加补贴等方式赢取市场份额,因此出现行业内耗。

衡量标尺应更加全面  

事实上,理论分析难以准确判断分享经济对GDP的实际影响。目前,大部分关于分享经济对“GDP无用”的讨论都是基于理论分析。在这一视角下,分享经济的确可能给传统实体经济增长速度带来影响,但由于分享经济等新兴经济体服务提供者分布面广、自由度高,相关部门仍未将其经济贡献纳入统计范围,新兴经济的快速增长能否弥补对传统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虽不可知,已公布的GDP增长率却可能低估了实际的经济活动增长,造成拉低实体经济增长速度的假象。

以杭州市为例,从投资、出口和消费三大组成部分看,2014年杭州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16.2%,出口增幅9.8%,消费增幅8.7%。然而,据相关数据统计,杭州市包括分享经济在内的新经济增长占到了整个经济总量的10%以上,却难以在现有统计体系中得到体现。比如,消费领域C2C网络零售顺差为2088亿元,已达到线下销售额的54.5%;网民消费额年增长已达到12.5%,而统计数据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仅为8.7%,而且在线打车、租房等分享经济领域C2C消费也均未纳入统计,实际GDP增长水平可能被低估。

需要指出的是,分享模式将推动构建全新的经济运行体系。

与传统经济相比,分享经济不仅提升了经济运行效率,更能令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最大化,它的出现还改变了许多行业原有的发展范式,有网络的地方就会有大规模的分享服务,有分享即可产生价值。因此,分享经济不仅在量上取胜,服务规模和体量更大,撬动长尾市场的潜力也更大,还使得零投入或轻投入也可持续产生交易,让分散各处的闲置资源产生价值,从而构建起全新的零边际成本的经济运行体系。在这种体系下,政府角色定位和经济职能界定将更加明确,执行更加高效。在分享经济平台规则下,政府需要做的只是在平台产生副作用或负外部性时,或在闲置资源被用完或无法合理有效分配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处罚或鼓励措施,引导平台规则不断完善,确保通过人人共享使创新和产出最大,充分释放新经济发展活力。

并且,分享模式使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紧密融合分享经济不仅能产生更多的经济价值,更能促进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深度融合。

分享经济可提高经济形势严峻时期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有效缓解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也有利于凝聚跨地域的社会资源,面对灾难时释放强大的社会公益正能量。比如,Airbnb通过平台和社区帮助政府进行灾难救援,飓风“桑迪”袭击美国东海岸后,纽约1400多位Airbnb房主为无家可归者提供免费住宿,众多受到飓风影响的家庭从中受益。2013年,Airbnb专门推出了平台灾难预警方案,在灾难来临时通过小数额投资和补贴,就激发了大量房屋的供给,所有交易通过Airbnb常规运营得到保证和支持。此后,来自全球的Airbnb房主们在灾难来临时主动打开房门,多次支援了受到自然灾害侵袭的民众。与传统经济形式相比,分享经济将整个社会变成公益组织,将经济活动与社会公益事业紧密结合,使经济活动释放出了更大的社会价值。

此外,分享经济将重塑GDP持续增长的价值内涵。

一方面,从全球数据看,未来分享经济对GDP的巨大贡献值得期待。普华永道预测,到2025年,分享经济中的五大主要行业(包括车辆共享、线上人力共享、影音流媒体、众筹/P2P 借贷及P2P 住宿)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3350亿美元,占全球GDP规模的0.4%,复合增速将达到30%,这对于出现不到二十年的分享业态而言,其发展潜力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另一方面,GDP的一昧增长并不代表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的提升也并不能代表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分享经济代表的是一种新的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从长远看,它实现了新技术下经济增长理念的创新,重塑了经济发展的价值内涵和衡量标准,也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助于供给侧改革和实体经济发展结构的优化,最终将有力支撑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方面完善“标尺”建设

笔者认为,当前应加快构建全面衡量分享经济发展的价值标尺。具体应从以下三大方面入手。

一是尽快建立分享经济发展统计体系。加快“互联网+”统计体系创新,建立全面的大数据预测分析平台,加快大数据平台应用的试点示范,加快国家统计平台与各大企业平台的对接工作,实现对分享经济的及时统计监测。另外,尽快明确分享经济统计口径,逐步建立分享经济统计办法,将分享经济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还要加强分享经济对“十三五”期间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特别是分享经济与传统实体经济的平衡发展研究,确保传统实体经济平稳过渡转型。

二是加快构建分享经济价值衡量体系。(一)建立分享经济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准确衡量分享经济的基础投入、产出规模和作用效益,全面准确地衡量分享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二)加强行业对分享经济发展的数据监测,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及时预判行业发展趋势与动向,准确衡量分享模式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三)加强对现有政策制度与分享经济的适用性研究,系统梳理不利于新兴业态发展的行业规则,不以不适用的传统规则作为衡量标尺,全面激发和释放分享经济价值。

三是加强分享经济发展的风险防范与疏导。首先应加强分享经济发展模式和趋势的前瞻性研究,重点关注分享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影响及风险评估,建立风险预警和防范疏导机制。其次要加强相关部门监管平台与企业平台的对接,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防范交易主体的税收、安全、保险、黑市现象等漏洞,防止企业和交易主体规避风险。再次引导和监督企业制定合理、适度的平台规则,防止企业侵犯交易主体利益的行为,保护个体经济的流动性和个人权益。最后是加快完善征信体系建设,建立失信惩罚机制,以完备稳健的征信体系助力行业自律规范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