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基金 > 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愈演愈烈

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愈演愈烈

上海证券报2014年09月26日09:12分类:基金

核心提示:受基金产品劲增、公司激励机制不力、私募政策松绑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募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迅猛增加。

离职人数创新高

受基金产品劲增、公司激励机制不力、私募政策松绑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募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迅猛增加。统计数据显示,年内离职基金经理已经接近150人,超过了2013年全年人数,创出了基金业年离职人数的历史新高。

基金公司发行新产品速度远远大于基金经理增加的速度,导致基金经理“一拖多”的现象愈来愈普遍,不少基金经理甚至同时管理着三只基金产品。

⊙记者 赵明超 ○编辑 王诚诚

基金经理离职数量创纪录

统计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来,随着基金产品发行的迅速增加,基金经理离职人数也迅猛增加。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1日,今年以来,基金经理年内离职人数已经达到了146人,超过2012年和2013年全年数据。

从基金经理人数和基金产品数量对比看,基金经理人数的增加速度低于产品增加的速度。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基金经理共有689人,基金产品数量为914个,人均管理1.3个产品;2012年数据分别为817位基金经理和1174个基金产品,人均管理1.4个产品;2013年数据分别为939位基金经理和1552个基金产品,人均管理1.7个产品;2014年以来,最新数据显示有976位基金经理和1789个基金产品,仅增加了37位基金经理,基金产品却增加了237个,人均管理达到了1.8个产品。

基金公司发行新产品速度远远大于基金经理增加的速度,导致基金经理“一拖多”的现象愈来愈普遍,不少基金经理同时管理者三只基金产品。不过,在沪上某基金研究员看来,如果基金产品的规模不大,同时管理几只产品,也许还没有别的一只基金规模大,所以对待“一拖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创新高,对基金公司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好买基金认为,随着基金发行注册制的实施,在近期股市回暖背景下,未来产品发行可能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加上新基金法也可能会导致优秀的基金经理“奔私”增加,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人才紧缺可能进一步凸显。基金公司如欲破解“人才荒”,长期来看,仍需要加大对优秀投资管理人才的培养,增加基金经理人才基数,同时对基金经理给予适当的激励,稳定基金经理队伍。

基金经理更换后投资者如何应对

据了解,基金经理离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首先是公司股权更换,导致公司领导层更换,基金经理也随之离职;其次是基金经理感觉发展受到限制,转而投奔其他公司或者直接“奔私”;另外就是部分基金经理因为考核压力大,未能完成任务最后不得不离职等。

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投资于基金产品,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投资于基金经理,当原有基金经理离职后,新任基金经理往往会进行调仓,由此也会导致基金净值的波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华夏基金知名基金产品华夏大盘精选,王亚伟铸就了净值十几倍增长的辉煌,但2012年离职后,接任者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就几乎更换了所有重仓股,该产品的业绩在随后表现也没有让投资者满意。

面对基金经理的离职,沪上某基金研究人员表示,投资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一定要着急赎回,可以多角度考察,然后再做出是否赎回的决定,“对基金的考察,先从基金类型看,如果是被动型基金,影响一般较小;从基金经理离职原因看,如果是基金经理内部调整岗位,一般影响也比较小;最后如果是基金经理因为业绩不佳'被下课’,投资者不妨观察下新基金经理的能力如何。”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