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市场动态 > 民间组织齐力为中小企业“找钱”

民间组织齐力为中小企业“找钱”

证券日报2014年02月26日10:56分类:市场动态

朱宏任建议,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要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积极发展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小型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2月25日在“2014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上开出了这一“药方”。

资金是企业发展不能绕过的重要一环,多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存在,无法破解。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广大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着许多困难,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窄等问题首当其冲。

记者了解到,针对这一问题,今年,多部门将继续齐力为中小企业“找钱”,以解决融资难问题: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中国开发区协会和中国投资协会等国家级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的2014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将于今年7月份在北京举行。

“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是导致融资难的关键所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指出。他说,银行信贷依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广大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往往难以对银行金融产品的要求、流程、操作方式等信息进行深入了解。金融机构在寻求优质中小企业时也存在信息不足、风险过大、成本过高等问题。

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金融服务产品、审贷标准、审贷流程、风险防范技术、组织架构和员工队伍的配置,以面向大企业、大项目为主,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现状。

此外,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不足5%,资本市场、股权投资、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融资渠道仍存在诸多困难。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从单纯的债务融资向多元化融资模式转变,依旧任重而道远。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小企业,不是权宜之计,是我国必须始终坚持的长期战略。”朱宏任说。

朱宏任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信用体系不完善的原因,也有金融机构服务不足的因素,产品、服务、贷款管理制度等还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直接融资比重过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门槛高、限制多,担保、信用、信息等中介服务发育不足,配套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

“探索建立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多层次融资体系,形成长效机制,这既是中小企业的殷切期盼,也是政府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的重大责任。”朱宏任说。

朱宏任提出五点建议:强化政策导向,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继续改善信贷环境,满足有抵押担保条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二是发挥引导作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应通过财税政策继续推进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担保机构加强业务创新,探索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融资产品和服务模式,强化其分散风险、增强信用功能,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三是积极发展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小型金融机构。四是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应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进一步发挥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债券市场等的补充作用,鼓励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尝试多元化融资渠道。五是引导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融资能力。小微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经营管理,健全财务制度,增强信用意识,实现金融服务和小微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穆皓]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