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记者手记基金版“多收了三五斗”

■记者手记基金版“多收了三五斗”

中国证券报2013年09月13日02:24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田露

小优(化名)是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门的普通员工。密切关注公司动态、及时传播公司的正面形象是她所在岗位的职责。最近几个月,小优的情绪不断被公司网站公布的基金净值和涨幅带动。她兴奋地和客服妹妹讨论说:“咱们有3只基金今年以来的涨幅都超过40%,有一只还冲到54%,真厉害!我得安排多做几次媒体访谈,好好宣传一下。”

公司投研部门很配合小优的工作,基金经理都兴冲冲地接受访谈或路演,宣讲投资理念:牢牢把握成长股的机会,注意有可能的分化,长期坚定对于经济转型的信念。听着他们满怀憧憬与激情的演讲,小优自己也被感染得有些意气风发。

不过,与投研部门昂扬劲头不和谐的是,公司负责销售与市场工作的副总经理王总经常面色凝重,销售总监看上去也总是神情疲惫。

今年5月,小优通过网上直销通道申购了一只自家公司的产业主题基金。5万元的申购金额并不算多,但公司的电子商务经理知道后,开玩笑说:“小优,你真支持公司的发展,年底评优应该给你加分!”

这名电商经理告诉小优,公司今年整体投资业绩明显好于前两年,尤其是几只重仓TMT、环保、文化传媒板块的偏股型基金大放异彩,基金经理现在都希望再接再厉,力争年底拿奖。不过,出众的业绩并未对基金份额增长产生什么拉动作用。半年报显示,这几只基金的份额也就一、二十亿,有的还出现净赎回。最近两个月也没什么像样的增量。

小优得知,主管销售的王总不久前召开内部会议,要求把销售重心进一步转向机构以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该电商经理说:“普通投资者对基金爱理不理,不管你业绩好不好,反正就是没兴趣。保险公司和财务管理公司等机构相对更理性,也很'认人’,如果认可某位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今后可能经常申购其管理的基金。”

“市场行情差的时候,基金日子难过,年成好了,日子同样难过,这不就是基金版的'多收了三五斗’吗?”小优心里这样嘀咕。当天下班后,她给大学同学和亲友打电话宣传自家公司的基金。同学们大多以“结婚买房”或“股市不安定,基金有风险”为由推托,她的父亲则说“钱拿不出来,都放在小额贷款公司了”。

“你姑父的亲家开了小贷公司,每年给我20%的利息,都放了3年了,稳当当的。”父亲如是说。当小优警告他这种公司可能有风险时,父亲斩钉截铁地说,从来没有出过事。小优觉得自己有点落伍了,老家亲友的理财意识居然比自己金融机构职员更前卫。小额贷款公司每年20%“雷打不动”的收益率,连她都有些心动。

几天后,小优参加了一个由第三方理财机构举办的论坛。席间,她和该机构的一位高级经理交流,后者对于理财资金的分流也很有同感。他告诉小优,近几年,信托、银行理财和小贷公司发展迅猛,虽然其产品的透明度远不如公募基金,但基本维持“刚性兑付”,吸引了大量民间资金。

“'刚性兑付’实际上拉高了市场的无风险利率,动辄10-20%的稳定回报对股市形成的冲击是巨大的。外面的世界那么诱人,谁还会把钱放进股市?”这位经理人说。除资金被分流外,基金公司以往的业绩波动给客户带来的“伤痕”也是基金资产规模迟迟上不去的一大原因。例如,有的股票型基金在2008年激进操作失误,此后数年净值都徘徊在低位。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普遍亏损,现在尽管海外市场明显回暖,客户仍不“买账”。

该经理说,现在基金公司或者以“做绝对收益”的理念来发展权益类基金,或者大力拓展低风险固定收益产品以吸引普通投资者。转攻专户、社保、年金等非公募业务已成为不少基金公司的选择。“一些基金专户子公司的规模上得非常快。在近期成立的一些新基金公司中,好几家没发过一只公募产品,完全'囤兵’在专户领域,这算是'弯道超车’吧。没办法,形势使然。”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