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动态 > 强化市场约束 IPO改革组合拳或破三高魔咒(2)

强化市场约束 IPO改革组合拳或破三高魔咒(2)

中国证券报2013年06月09日11:05分类:股市动态

发行价与减持价挂钩 IPO“虚火”有望消退

证监会昨日公布《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业内人士表示,其中的新股配售方式改革更有利于公募基金网下获得配售,有关加强相关责任主体的市场约束的内容将会遏制新股价格虚高,对市场形成较大利好。

倒逼新股价格虚高降温

该征求意见稿中新股配售方式改革包括,“网下配售的新股中至少40%应优先向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由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配售。”公私募基金业内人士均表示,网下配售明显向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倾斜,有私募甚至表示羡慕。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新股发行中具有询价资格的机构包括保险、基金、券商资管等多种机构,提高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的网下配售比例,有利于发挥此类机构在新股发行定价中的作用,例如公募基金在研究方面更具有优势。

征求意见稿中还指出,“发行人控股股东、持有发行人股份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公开承诺:所持股票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的,其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如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者上市后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持有公司股票的锁定期限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有公募基金研究人士对此表示,该举措将对市场构成较大利好,遏制新股发行时故意捧高价格的行为。

该公募人士表示,如果控股股东在新股发行时故意把发行价做得比较高,就会在解禁后的两年内无法减持,从而倒逼他们减少故意抬价的行为。北京源乐晟人士也认为,这些规定将遏制发行价格虚高,首批再上市的公司股价会较为合理。

  创业板扩容或施压估值

业内人士对征求意见稿的另一个解读是,新股发行可能渐行渐近。而新股发行时间一旦确定,可能会对创业板泡沫扎上一针。

杨德龙表示,IPO开闸后批量上市的主要是创业板,创业板迅速扩容或导致创业板下跌。时间一旦确定,就会成为创业板泡沫破裂的导火索。

阳光私募业内人士认为,如果6月21日新股发行改革意见征求结束,IPO开闸也就指日可待。“这可能是7日股市大跌的原因之一。”上海精熙投资内部人士表示,流动性收紧、券商被查传闻再加上IPO将开闸,导致了6月7日近百亿市场资金出逃。IPO开闸相比流动性收紧的影响更大。

而私募基金人士同时表达了对新股发行的期待。“经过这么严格的自查和抽查,第一批公司的质量应该会是不错的。”北京源乐晟一位人士表示。(记者 曹淑彦 曹乘瑜)

 新股发行“敲门”施压  市场消化能力或好于预期

证监会针对新股发行改革公开征求意见,意味着新股发行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而近期市场的大幅下行,除了资金面紧张的因素外,对于新股发行的预期或许也是原因之一。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新股发行的时间基本可预期,且当前上证指数处在相对低位,因此市场消化这一利空的能力可能比之前想象的要强。不过,对于当前处在相对高位的创业板来讲,将要承受的压力可能明显高于主板。

从时间上来看,目前已经披露的信息显示,此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征求意见的截止时间为本月21日,因此对于二级市场资金来讲,对重启时间做到“心里有数”具有重要意义。时间的确定为市场提供了消化压力的缓冲期,避免了投资者由于不确定而产生的心理波动。

在多空双方均将新股发行因素考虑在内的情况下,二级市场将在新股发行前达到“平衡”。但短期来看,考虑到这一消息是昨日盘后公布,预计小长假过后,市场需要几个交易日来消化利空。

除时间因素外,新股发行改革的内容也将对市场走势产生重要影响。不过,相信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市场资金会不断得到新的消息(恰恰是这部分资金对市场的主导作用较强),这意味着新股发行对于市场形成的压力会“缓释”,这无疑将减少对市场的冲击。

不但如此,乐观地看,如果新股发行改革力度较大,能够打消此前投资者对于新股融资种种弊端的恐惧心理,那么市场将新股发行理解为一定程度的“利空出尽”亦有可能。毕竟从上证指数的走势来看,当前点位并不算高。

当然,并不能忽视新股发行对于市场供需平衡带来的冲击。冲击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新股发行时将抽离场内资金,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投资者开始在二级市场上卖出股票,等待参与新股发行。其次是新股解禁时增加流通股的供给,这一过程将出现在新股发行后1年到3年之间。

进一步看,股票供给对于估值偏高的股票压力更大。一个典型的例子是5月份创业板股票遭遇了大小非股东的巨量减持,这其中既包括私募股权基金、高管、财务投资者,也包括控股股东。因此预计新股发行重启对于创业板的压力要高于主板。从这一角度讲,新股发行的“敲门声”或推动市场偏好从高估值的小股票转向低估值的大股票。

投资策略方面,分析人士建议当前应降低中小股票仓位,除了新股融资的利空外,资金面偏紧以及业绩考验临近,也令这一股票群体承压。对于具有最低仓位限制的机构投资者来说,目前配置低估值蓝筹将是最优选择,但在总体经济疲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下滑的情况下,并不能保证获取绝对收益。总体来看,投资者不必过分担忧新股重启对市场的负面影响。(记者 申鹏)

[责任编辑:邹晨洁]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