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产业调查

产业调查

中国证券报2012年11月14日04:01分类:新华社报刊

产业调查

从跟随到引领  

“基因狂人”叩响万亿市场大门

撬动以“中国创造”为核心的生物产业

本报记者 马庆圆 张莉

在深圳盐田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坐落着一家被称为“创新型科研机构”的组织,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7岁的年轻人正在努力谱写“生命奇迹”———创造全世界最大的基因测序和分析中心、解密欧洲大肠杆菌等热点课题、得到世界顶尖科学杂志《Nature》和《Science》高度关注、试图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在基因领域的突破……

从承担1%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华大基因就被打上了深深的“国际化”烙印。“我们不看国内期刊,主要是参考《Nature》、《Science》等国际刊物”,“我们基本上很少与国内制药厂商进行合作,更多的是跟国际领先企业”……这些乍听上去有几分轻狂的说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华大基因的特色。如今,在政策的支持下,这家处于国际基因学研究第一阵营的机构,正在将其研究成果不断产业化,并有望带动整个生命产业的变革,其每一个项目可能撬动的市场规模都是数以百亿、甚至千亿元计的。

民营机构走出基因巨头

   “华大是为人类基因组计划而生的。”华大基因首席运营官尹烨介绍,1999年华大刚刚成立,在当时舆论普遍反对发展中国家参与耗资巨大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之际,华大基因发起人杨焕明、汪健等人自掏腰包前去参加。1999年9月9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项目”正式启动。

在华大人看来,这个1%,是怀抱理想迈出的坚定一步,也决定了在成立之初华大就站在了国际基因学研究的第一阵营。华大基因先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1%)、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水稻基因组计划、家蚕基因组计划、家鸡基因组计划、抗SARS研究、炎黄一号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工作。2007年,华大基因南下深圳,成立了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并于当年完成了第一个中国人的基因组序列图谱;2008年1月与英美科学家一起启动了“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2008年10月完成了大熊猫基因组框架图和手工克隆猪的研制;2009年4月启动了“世界三极动物基因组计划”,2009年8月启动了“万种微生物基因组计划”。

第二代高通量DNA测序仪的问世,带来了与生命科学相关研究以及产业的革命,也为华大基因提供了厚积薄发的机会。2010年,华大作出当时被业界称为“疯狂”的举动———投资数亿元购入128台高通量DNA测序仪。如今,华大每年的DNA测序量已超过美国全年的测序量,来自全球的业务与合作纷至沓来。2011年初,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深圳市依托华大基因研究院开始组建国家基因库。2011年6月,华大基因成功完成欧洲大肠杆菌疫情致病细菌的基因组排序,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如今的华大基因,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基因组测序与分析中心。“中国不能失去基因研究的先机,做基因事业必须以华为大。”在尹烨看来,仪器只不过提升了华大的规模和效率,最重要的是华大基因凝聚了一批怀有同一个“基因梦”的年轻人。

“现在提起来都没人相信,但在做1%人类基因组时员工是不拿工资的,还要自己贴钱搞科研;我们拿到SARS病株36小时内就完成了测序,很多员工在后续研究中经常三天只睡4个小时。”正是一群年轻人对于基因学的痴狂,造就了华大基因的“江湖地位”。通过在基因组学研究中的不断突破,华大基因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权威科学杂志发表了百篇高水平论文,发文作者的年龄多在24岁-35岁之间。

令华大基因蜚声海内外的,不仅是其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成就,还来自它正在推动的科研项目产业化。凭借与全球科研机构的广泛合作,华大基因2010年收入就已超过10亿元;如今,华大基因更是稳步推进相关项目产业化,试图撬动以“中国创造”为核心的生物产业。

技术撬动万亿市场

   2012年初,华大基因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方法在广东省推广,仅不到一年的时间,该项业务收入已经过亿元。

“如果我们可以预测全国的唐氏综合症,中国平均寿命就会增加一岁。”尹烨介绍,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对相关疾病进行快速准确检测。据了解,我国每年2000万的新生儿中,会有大约3万名唐氏儿,发病率约为1/700。按照常规的操作,医院目前的技术也可以进行检测,但会有1%的流产率,很多家庭因此选择了放弃。但现在,采取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方法,只需抽取孕妇5毫升的外周血,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分析,就能诊断胎儿是否是唐氏儿。“我们至今做了6万例,还没有一例出现失误。”尹烨表示道。

华大基因还将相关技术推向国外。2012年10月16日,华大基因与捷克生物医学中心GENNET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联合开展基于新一代测序的无创产前基因筛查服务,从而促进捷克、斯洛伐克生育健康测序应用的发展。

除了产前无创唐氏筛查,华大基因还开发出了一批临床基因检测服务,部分项目已经完成临床前试验,正式开展临床推广,比如宫颈癌筛查、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乙肝耐药基因检测等。

1990年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美、英、日、德、法及中国6国科学家,用10年时间、花费30亿美元完成了一个人的基因组测序;而如今,技术的进步令快速个人基因测序成为可能。“试想一下,如果基因测序就像血常规一样成为普通检测项目,而相关费用降低到只有1000元,中国十多亿人口,这个市场空间有多大。”尹烨介绍,如今个人基因测序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相关的基因分析科学也在快速发展,个性化医疗时代将要到来,单是基因工程在个人健康领域的市场,就是万亿级的。

“华大从来不管自己叫做公司,新型科研机构可能更合适。”创立之初,华大就把科研和产业牢牢绑定在一起。与国外其他基因研究组织大多只重视人类生命健康领域研究不同,华大基因在人类基因组、动植物基因组以及微生物基因组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事实上,除了临床,基因测序还有着环境监测、生物育种、循环经济等广泛的应用。今年年初以来,华大基因与美国昂飞(Affymetrix)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研发及推广一系列与植物、农作物和家畜相关的基因芯片;与孟加拉Lal Teer畜牧科技公司联合开展水牛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相关研究;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加速我国超级杂交稻培育进程。

据了解,华大基因目前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铺设了500多名人员,同2000个研究所和15000个合作伙伴建立业务关系。按照华大的中期规划,公司3-5年将部分业务上市,10年内将营收规模做到千亿元。

“产学研资”新探索

   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业界对华大基因的发展模式褒贬不一。有学术界的声音认为,华大只是基因的大加工厂,谈不上顶尖科研机构;部分实业人士则认为,华大还没有走出象牙塔,缺乏体系的商业运作经验。

“有人说我们是四不像,但华大明白自己能做些什么。”尹烨认为,华大基因之所以能够成为今天全球第一的基因测序与分析中心,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特殊的体制和发展模式。“在成长方向和发展进度上,华大能做自己的主;而国外的基因研究机构很多是完全公立的,很难按照自身的思路和节奏发展。”

华大在成立早年就确立了“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顶天”是指通过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建立声誉和科研能力;“立地”则是要把学术成果产业化,把战略眼光放在产业发展前沿,从大民生出发寻找大需求,从而带动大产业。在华大基因看来,只要牢牢掌控好基因资源和前沿技术,产业化才能水到渠成。

早期的华大基因拒绝资本的进入,因为他们认为资本是逐利的,过早的引入资本势必会影响华大的自主科研方向。“抗击非典时期,华大基因无偿捐赠了30万人份检测试剂盒,市场价值几亿元,如果我们那时候引入了资本运作,相信此举很难成行。”尹烨表示,华大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前期不引入资本并不代表华大不懂得商业运作。

华大基因对于自身的商业模式有一个通俗的“蛋炒饭理论”———“琢磨怎么能做好蛋炒饭、做好了自己吃,这个就是科学研究;做得好,几个朋友AA制,这叫科技合作;做好了,给不认识的人吃,这叫产业。”2007-2010年4年间,华大基因的收入每年以300%的速度增长,2009年收入超过4亿元,2010年突破10亿元。这一过程中,营收增长主要依靠的是科技合作。“15000个合作伙伴,每一家都可能是一桩生意。”尹烨介绍,通过与国内外机构间的合作,华大基因在获取基因资源、掌握专利技术的同时,也不断找到各类商机,提升自身的商业运作能力。

如今,华大已经进入“做好了给不认识的人吃”的产业化阶段。“华大会将部分业务分拆上市,今天的华大已经明白如何引导资本促进自身的成长。”尹烨介绍,华大基因已经在开展国内IPO准备工作,目前科技合作业务年收入规模已经超过10亿元,未来3到5年将做到几十亿元,此项业务有望首先上市;人类健康产业方面,广东省地区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开始刚刚不到一年,收入就已经过亿元,相关项目成熟后也将逐步上市。与此同时,华大基因还与中兴通讯、比亚迪、翰宇药业等共同发起“产学研资”联盟,成立了产业发展基金,发现和培育基因产业化项目。

生物产业雨后春笋

   现实中,华大基因早已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政府支持下,以基因科学为代表的生物产业在国内雨后春笋般发展。

当前生物技术正在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生物医药、生物农业日趋成熟,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快速兴起。全球生物产业的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年增长率高达30%。单在医药领域,生物技术就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据了解,随着化学新药创制难度增大,生物技术药物逐步成为创新药物的重要来源。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生物技术药物上市销售,另有400多个品种可能完成临床研究投放市场。生物技术药物销售收入已连续多年保持15%以上的增速,是全部药品销售收入增速的两倍以上。2010年世界前20位畅销药中有7个生物技术药物,预计到2020年生物技术药物占全部药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将超过三分之一。

如今,全球各国都已经投入巨资开展第三代测序技术的研发,全球一批制药、育种、新材料等科技机构和企业都进入基因组应用领域。我国也从政策到实业层面,看好生物产业成长的机会。科技部《“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提出,我国将重点开展以新一代测序技术为代表的前沿核心关键技术点、重大技术体系和重大产品的研究开发,构建具有行业带动性的重大技术体系,建立国家级生物技术孵化器和集成示范基地,集成官产学研资等各方力量,以点带面,促进生物技术产业跨越发展。

2011年初,国家基因库落户深圳,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制订生物实验样本处理和基因数据分析的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建立高效生物信息数据处理与储存管理系统、可溯源性样本管理系统,逐步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基因库;围绕医药、农业、微生物等产业的重点领域,建立基因资源研究开发的基础支撑条件,开展技术服务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增强我国生物产业的创新能力。

国家基因库由华大基因负责具体筹备和运营。在华大基因看来,当今世界竞争的就是数据资源,华大正在做的就是从数据的洪水猛兽中寻找有用数据,再将其专利化。尹烨认为,国家基因库的建立是战略行为,通过保护好数据资源,令中国有实力在基因研究领域与其他国家平等地进行交流,进而实现在生命产业“弯道超车”。

“近年来,我们明显感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生物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国内从科研到应用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尹烨介绍,国内很多高校加强了基因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同时,相关政府部门打破过去的限制,推进相关项目的产业化落地,增强了业界对整个行业的信心。

“时不我待”,业内人士介绍,今天国内已经有一批像华大基因一样正在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机构,这个过程不但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制度创新。“国内总希望能从欧美借鉴成熟经验,但在基因领域根本没有成熟的东西;再说,如果人家都弄好了,专利保护起来了,也就没中国人什么事儿了。”

华大基因的产业化,正是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严格意义上讲,华大基因现在重点推动的无创诊断方法,目前不符合任何法律法规。“正常来说这是一种临床检测方法,检测就需要有试剂盒,试剂盒就需要注册文号,涉及到医疗器械。这条路走不通,因为它不可能是一个试剂盒;我们也不可能把测序仪搞到全中国每个医院里面去,医院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数据。”尹烨介绍,广东省相关部门本着先行先试的原则,按照新技术论证的思路,解决了相关法规问题,令这一产业化项目成功落地,在造福患者的同时,打开了市场。

“华夏生骄子共奠科学千秋基业,大国有精英同解生命万世姻缘。”凭借政府的支持和业界的努力,一个万亿级的生命产业正在悄然崛起。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