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热钱或难长驻港元资产(2)

热钱或难长驻港元资产(2)

中国证券报2012年10月23日04:01分类:新华社报刊

核心提示:香港金管局时隔三年再度出手干预汇市的消息并不出人意料,在联系汇率制度框架下,金管局的行为仅是恪尽职守。美联储推出QE3、美股预期财富效应下降及对中国经济见底的预期,成为此轮热钱涌港的主因。

考虑到美股前期升势已在很大程度上透支了其经济复苏的基本面利好,而美国私人部门的去杠杆化进程预期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完成,美股未来预期的财富效应显著下降。另一方面,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增速将于四季度见底的预期升温,人民币即期汇率连创新高以及NDF市场人民币贬值预期显著收窄,均预示国际热钱开始回流人民币资产。可以判断,此次热钱涌入香港除了风险偏好的因素外,有一定的基本面支撑,这种趋势短期之内有望延续且不会像2010年那样昙花一现。

当然,期待热钱如2009年那样长期驻留港元资产并不现实,这是由中美两国的经济及政策环境决定的。次贷危机之后,美国货币政策趋向极度宽松,三次QE相继推出,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也长期维持低位;相对而言,后危机时代,中国内地的货币政策整体呈紧缩趋势,对于高通胀及经济过热的忌惮或令货币紧平衡的格局长期存在。政策迥异决定了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的主旋律差异显著。美国经济呈现缓慢复苏的态势,房地产市场及就业市场逐渐改善,IT产业方面的“苹果热潮”及能源行业的“页岩气革命”令美国经济的“再工业化”之路初见端倪。反观中国经济,次贷危机后采取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及巨额信贷投放所带来的后遗症仍未消退,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经济筑底之后的“假性复苏”尤其值得警惕。

因此,很难期待国际热钱将长期驻留港元资产。对于投资者而言,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房地产市场,在尽享这份流动性盛宴的同时,更应保留一份谨慎。历史经验表明,热钱是“双刃剑”,一旦其流向逆转,资本市场难免遭受回落风险。

【责任编辑:周发】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