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热钱或难长驻港元资产

热钱或难长驻港元资产

中国证券报2012年10月23日04:01分类:新华社报刊

核心提示:香港金管局时隔三年再度出手干预汇市的消息并不出人意料,在联系汇率制度框架下,金管局的行为仅是恪尽职守。美联储推出QE3、美股预期财富效应下降及对中国经济见底的预期,成为此轮热钱涌港的主因。

□本报记者 董凤斌

香港金管局时隔三年再度出手干预汇市的消息并不出人意料,在联系汇率制度框架下,金管局的行为仅是恪尽职守。美联储推出QE3、美股预期财富效应下降及对中国经济见底的预期,成为此轮热钱涌港的主因。预计短期内资金流向难以逆转,但从中长期来看,国际热钱或难如2009年那样长期驻留港元资产。投资者在分享流动性盛宴的同时,须保留一份谨慎。

香港自1983年开始实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此后,金管局为了加强利率调节功能,于2005年推出优化联系汇率制度运作的措施:推出1美元兑换7.75港元的强方兑换保证,即金管局保证在港元转强至7.75时,沽售港元,购入美元;将弱方兑换保证的汇率定为7.85港元;金管局可在兑换范围内(7.75-7.85之间)进行符合货币发行局原则的市场操作。

2005年以来,国际热钱先后五次大规模流入香港市场,在表现形式上均为港元汇率升值并触及7.75、香港股市及楼市等港元资产显著上行,金管局多次出手干预汇市,注入港元流动性。若进一步探寻这几次热钱流入的动因,会发现其不尽相同。如果说2007年港元因香港资本市场财富效应升温及人民币升值预期而受到追捧还是“合情合理”的话,那么,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后港元强势则多少有些令人费解。在全球避险情绪陡升的背景下,港府推出的100%存款保证措施,很大程度上提振了避险资金持有和购入港元的信心,港元被看作避险资产而受到追捧。在随后的2009年及2010年,美联储QE1及QE2的相继推出,导致国际热钱两度大规模流入香港市场。2009年港元汇率于7.75水平持续徘徊逾8个月之久,而2010年港元仅是瞬间触碰该水平,主要原因是这两个时间点中美两国的经济与政策环境大相径庭。

与前两轮QE推出后港元汇率的走向如出一辙,2012年9月中旬美联储推出QE3后,美元兑港币汇率应声下挫,并于近日跌穿7.75大关,全球市场风险偏好的迅速升温令热钱大规模流入香港市场。

【责任编辑:周发】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