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其他 > 高频交易捅娄子 多国股市直呼“伤不起”

高频交易捅娄子 多国股市直呼“伤不起”

上海证券报2012年09月28日08:07分类:其他

“高频交易”(High FrequencyTrading)是最新美国财经媒体上高频出现的词汇之一。这种由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和复杂的运算所主导的股票交易能在毫秒之内自动完成大量买、卖以及取消指令。而一旦计算机出现错误,也会在短时间内给股市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不少业界人士认为高频交易将普通投资人置于了劣势。

著名商业新闻网站《商业内幕》昨日邀请对高频交易一直持批评态度的交易员加勒特-奈纳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其问题所在。

“比如你要在超市花5美元买一加仑牛奶,但当你走到收银台结账的时候,价格已经涨到了5.05美元,而且你只能买到四分之三加仑,”奈纳比喻道。在这个情形里,高频交易的证券公司就是速度极快、且能推测你购买行为的其他顾客。“但如果这样的顾客太多,超市可能就很难维持正常的秩序了。”

近几年由于负责高频交易的计算机发生故障而引起的大小事故也频频见诸报端,除去今年早些时候骑士资本的巨额亏损和BATS交易所的“闪电崩盘”,消息人士甚至对美国国会表示,发生在个股上的微小事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商业内幕》报道称,从去年8月至今,交易资料库的开发商Nanex就记录下了2000多起非正常的股票波动情况。

《华尔街日报》近日的报道也指出,多名内幕揭露人士称交易所往往会给采取高频交易的证券公司提供“特殊照顾”;而不久前美国证券委员会就向纽约泛欧交易所开出了500万美元的罚单,原因则是后者给某些机构客户提供信息的速度更快。

面对高频交易带来的潜在风险,一些国家的市场监管部门已经作出了反应。

《纽约时报》昨日报道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德国的监管部门已经提出或采取了多种限制高频交易的规范,例如增加计算机买、卖交易获得批准的时间,同时对取消交易收取更高的手续费等等。欧盟也在考虑是否将德国的新规范推广至整个欧洲。但在高频交易占据股市交易量60%的美国,监管部门却迟迟没有动作。

[责任编辑:山晓倩]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