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渠道费用高企短期理财基金脑体倒挂或难引资金长驻

渠道费用高企短期理财基金脑体倒挂或难引资金长驻

中国证券报2012年09月26日04:21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江沂

短期理财基金是今年新发基金中的“黑马”,在普通股票型新发基金规模徘徊在一两亿时发行规模动辄达到百亿。然而,一些发行短期理财基金的基金公司很有可能“赔本赚吆喝”,原因在于高企的渠道费用。有基金公司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反映,一些渠道甚至要拿走短期理财基金管理费的80%,“脑体倒挂”非常严重。

低风险品种高收费

今年以来,短期理财基金屡次刷新基金募集规模的记录,特别是有银行系基金发行规模甚至超400亿,让同行刮目相看。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上周五,已有35只短期理财基金向证监会提交募集申请。不过,并非每个基金公司都热衷于发行此类产品。

“我们不敢随便发,同事内部曾经做了一个核算,我们这些没有银行渠道优势的非银行系基金,如果首发规模不到250亿,基本上就会亏本。”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固定收益总监表示。他进一步解释称,由于此类产品高度依赖银行渠道的销售,银行收取的尾随佣金费用非常高,有银行渠道对基金公司开出了管理费“八二开”的要求,就是基金收取的管理费80%要作为尾佣回馈银行。这在以往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是闻所未闻的。按照惯例,目前新募集的股票型基金签订的尾佣比例大概在管理费50%左右,2008年以前这一比例仅在20%到30%间。

华泰证券金融产品研究评价中心总经理王群航认为,这种现象是典型的“脑体倒挂”,很不正常。“做销售的收入比做投资的高,即做体力的比做脑力的高,这已经最为鲜明地反映在货币市场基金、短期理财债基这两类基金上。”也有基金公司认为,短期理财基金的客户群体是银行的低风险客户,以往这部分客户很少关注基金,现在通过短期理财产品把他们吸引过来,较高的尾随佣金是银行客户的使用费,也是银行大力销售的保证。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始终是一种增量。

或难引资金长驻

从目前来看,并非每家基金公司新发的短期理财基金规模都能超过250亿,屡破记录的还是银行系基金产品,非银行系基金产品则效果一般。

与货币市场基金不同的是,短期理财基金申购赎回都不需要费用,这导致基金的规模变动比较大,基金公司管理压力非常大。这间接导致了此类产品收益甚至不如同期的货币基金。

从已发行的基金看,尽管首发规模较大,但基金公司短期理财产品到期之后,滚动到下一期的比例并不高,这与以往设想的并不一样。“这可能是短期理财产品销售高度依赖理财经理,而不同的时间银行的配合力度是不同的,这导致资金快进快出,钱可能还在银行渠道,但不一定是申购你家的基金。”有基金市场部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对于基金公司就意味着,短期理财基金只是赚个热闹,实际收益贡献微乎其微。

【责任编辑:周发】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