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站在“1”时代边缘的三大猜想

站在“1”时代边缘的三大猜想

中国证券报2012年09月21日04:21分类:新华社报刊

“1”时代边缘展望A股

先破后立 四季度有望迎来阶段性反弹

□本报记者 曹阳

本报记者 曹阳

   9月20日,沪综指再创调整新低,逾40点的下跌令A股迫近“1”时代。随着经济底的一再证伪,市场信心愈加不振。站在“1”时代的边缘,三大猜想浮现:沪综指会否不破不立?“十一”长假前A股会否有所作为?四季度会否迎来阶段性反弹?

          猜想一 A股不破不立

2024.84点,沪综指创下了2009年2月3日以来的收盘新低以及2009年2月4日以来的盘中新低。在时隔逾三年半之后,沪综指重新面临回归“1”时代的尴尬。

从1664点到3478点,再到目前的2024点,沪综指几乎完成了一个折返跑,在全球量化宽松时代,A股与欧美主要股市,甚至与港股的云泥之别令A股投资者感到迷茫。“9.7长阳”带给投资者的曙光瞬间即逝。截至本周四,“9.7长阳”的胜利果实已消耗殆尽,沪深两市突然放量之后的迅速缩量注定了反弹夭折的宿命。

在A股“逢整数点必破”的魔咒之下,2000点的失守似乎难以避免。目前沪综指距离“1”时代仅有20余点的空间,由于经济下行局面仍未扭转,任何来自基本面的利空信息均有可能对周期板块形成压制,进而拖累沪综指向2000点发起冲击。

周期权重板块的轮跌很可能将成为沪综指重回“1”时代的重要推手。本周一,由于部分机构对9月地产销售的调研情况不乐观引发了地产板块的大幅调整,进而带动沪综指在连续5个交易日的横盘整理后破位下行。昨日,有色金属与采掘行业板块回吐前期获利,流动性再充裕背景下的“煤飞色舞”终成梦一场,彻底击溃了A股投资者对量化宽松的幻想;此外,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挫也带动石化双雄再度探底。而在经济下行背景下,无论是对银行不良资产增多的担忧还是对地产基本面与政策面博弈的不确定,甚至任何一个低于预期的经济数据都可能成为压死A股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背景下,A股盘中跌破2000点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不过,2000点下方的A股或步入真正的“安全区”。一方面,随着沪综指即将跌破2000点,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同时上市公司的分红率被动提高,社保基金和保险公司等中长期资金将面临较好的进场时机。根据半年报,几大上市保险公司投资于股票及基金等权益类产品的仓位仅有10%左右,远远低于25%的上限,同时社保基金的仓位也处于较低水平,在此背景下,一旦沪综指跌破2000点,中长期资金有条件和能力进入A股市场。

另一方面,一旦沪综指失守2000点,投资者对我国经济中长期预期将转向全面悲观,考虑到股市对国民财富分配以及经济预期所起到的重要引导作用,管理层或将出台更有力的托底政策来提振股市。同时,在监管层的号召下,产业资本也将掀起新一轮的增持潮。日前宝钢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完成回购专用账户的开设,本周五将发布回购公告书。考虑到此前监管部门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和大股东的增持行为,在宝钢股份、中国南车、广汽集团等多家公司或其大股东相继发布公告进行回购增持之后,料将有更多的蓝筹公司随后跟进,特别是股价跌破净资产的上市公司。

整体而言,目前的A股已处于底部区域,即使后市沪综指跌破2000点,也很可能形成“破而后立”的局面,而2000点附近对中长期资金而言已经具备了布局价值。

          猜想二 近期弱势难改

自9月7日沪深两市放量大涨以来,A股成交量能逐日递减,市场持股心态不稳,筹码松动迹象明显。“十一”长假存在的不确定性或是资金谨慎的原因之一。

海外方面,日前欧洲、美国和日本相继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全球资本市场再度步入流动性泛滥格局,而美国三大股指以及欧洲主要股市均持续走高,港股亦走出底部,恒生指数站稳20000点关口,恒生AH溢价指数创出近半年来新低。但在QE3预期兑现的情况下,此前持续上涨的欧美股市或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而美元指数从最高的84.09点降至最低的78.60点,调整幅度最多达6.5%,加之美联储推出QE3后,日本央行新增10万亿日元(约合1264美元)购买国债,而澳大利亚与印度随后也分别表示了采取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措施的必要性,全球新一轮货币宽松潮若隐若现,在此背景下,美元指数短期有望形成阶段性反弹。经验表明,美元指数与A股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因此美元指数的阶段性走强或将对A股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十一”长假期间,外围股市、大宗商品价格以及美元指数的动态增加了A股后市走势的不确定性。

国内方面,在宏观经济基本面未见改观的背景下,政策层面的相对平静加剧了投资者的观望情绪。从经济基本面来看,尽管昨日公布的9月汇丰PMI初值略有改善,但回升幅度并不明显,经济是否切实环比改善仍有待后续数据验证,10月1日公布的官方PMI数据十分关键。同时,此前有机构统计显示,9月上半月,北京楼市成交量较8月同期下降近两成,增加了投资者对楼市“金九银十”可能落空的担忧,后续9月数据若证伪“金九”,将加剧投资者对基本面的担忧情绪,不利于A股走势。

从政策层面看,在此前发改委公布了“万亿”基建投资项目后,后续并未有新的投资项目跟进,令投资者对政策稳增长力度产生分歧。此外,全球流动性的再释放也加剧了投资者对央行货币政策腾挪空间压缩的担忧。长假之前,若财政政策在稳增长方面未见明显发力,市场或难改弱势震荡格局。

          猜想三 四季度阶段性反弹

今年A股的整体表现基本印证了经济基本面是影响股市表现的核心因素。在“经济底”一再推迟的背景下,A股每一次寻底均以失败告终。不过,随着“稳增长”政策累积效应逐渐显现,三季度很可能是本轮经济周期调整的阶段性底部。

当前国内经济正处于最严峻的时候。汇丰银行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7.8,较8月份47.6的终值小幅回升。9月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为47.0,创下10个月以来最低。9月汇丰PMI初值较上月终值回升0.2个百分点,但是仍然低于50,已经连续11个月位于荣枯线下方,显示经济仍然疲弱。2006-2011年,9月汇丰PMI环比平均上升0.13个百分点,扣除2008年金融危机外,环比平均上升0.46个百分点,今年9月回升幅度小于季节性。

PPI数据直接影响了投资者对经济运行的预期,而3月份以来PPI持续负增长,生产领域的通缩增加了经济探底的难度,但9月份PPI有望出现环比拐点。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PPI同比下滑3.5%,创出34个月新低。PPI环比下滑0.5%,是近10年来8月首次出现PPI环比下降。从分项来看,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下滑是PPI下滑的主要原因。不过,据商务部监测,9月10日至16日(上周)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格平稳运行,生产资料价格五个月以来首次出现上涨。可见,9月份PPI数据或将好于市场预期,同比降幅有望收敛。

同时,全球量化宽松或加速PPI的见底回升。随着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相继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料将在中期震荡攀升,商品期货指数CRB大概率将延续此前反弹态势。CRB是PPI的有效领先指标,CRB指数从6月初开始企稳反弹,同比增速在6月见底后连续两月回升。而历史经验表明,CRB指数同比增速领先PPI两至三个月,这意味着我国PPI在三季度触底企稳是大概率事件。

总体而言,在内部政策累积效应逐渐显现以及外围量化宽松规模扩大的背景下,三季度国内经济有望探明阶段性底部,四季度大概率将企稳。在此背景下,A股很可能在四季度迎来阶段性反弹。·

【责任编辑:周发】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