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市场动态 > 全局性把控资产配置才能有效控制回撤

全局性把控资产配置才能有效控制回撤

证券日报2016年10月31日11:08分类:市场动态

核心提示:当前可转债的规模合计350亿元左右,不但容量小,而且有一部分券种的估值有点偏高,这对可转债基金的资产配置带来考验。

本报记者 赵学毅 

8月份以来,可转债市场迎来了一波上涨行情。《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注意到,截至10月29日,可转债A自8月份以来累计上涨5.53%,由此带动了可转债基金的业绩转暖,可对比的16只可转债基金同期平均净值增长3.83%,跑赢同期债券型基金1.44%的平均回报率。

“跌时能躲、涨时能跟”的可转债基金真的迎来投资黄金期吗?这类基金如何解决可投资标的稀缺的痛点?在风险控制上,这类基金又是怎样面对天生的高波动性?近日,长盛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监、长盛可转债基金基金经理马文祥接受了《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的采访,在他看来,唯有全局性把控资产配置才能有效控制业绩回撤。

存量转债高估值

将得到修复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注意到,当前可转债的规模合计350亿元左右,不但容量小,而且有一部分券种的估值有点偏高,这对可转债基金的资产配置带来考验。对于记者的担忧,马文祥表示,近日有上市银行可转债获批,在市场扩容中存量转债的高估值一定程度上会得到修复,对新建仓的基金来说建仓成本会低。

据了解,近日几家银行都在筹划发可转债,宁波银行的可转债方案已经证监会审核通过,光大银行的可转债申请报告正在审核中,中信银行董事会决议将发行400亿元可转债。此外,国泰君安日前推出上市以来首个再融资计划,拟发行可转债不超过80亿元。

“粗略估算,仅宁波银行、光大银行和国泰君安可转债发出后,市场容量就能增长至少一倍以上,存量转债的高估值将得到修复。”马文祥对此表示,“从整个投资周期看的更长远,银行证券转债的资产质量、资产结构相对于全市场来说是比较优质的资产;从股票的估值看,正股属于低估值大盘股,有比较长远的表现,正股表现好,其可转债也会有一个新的投资机会。这些有金融属性的转债在发行结束以后形成市场供给,且是基金资产配置的主力品种。这些转债的量大,成交活跃,对基金流动性上的支持业是非常重要的”

控制回撤需

资产配置下功夫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可转债基金属于债券型基金,但从收益和风险结构上来看,可转债的波动与股票市场行情关联更加紧密。如果可转债的波动与正股涨跌同步,其配置可转债的基金面临的风险要比普通的债券型基金大得多,在收益特征上也与普通的债券基金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异。

在回撤控制上,马文祥对《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表示,可转债主要有三个风险点,分别是市场利率的上涨、标的股的股价波动以及市场的系统性下跌。可转债有一个相对优势,即个券会有一个条款博弈的过程,在股价下跌时通常都会有一个比较强烈的预期,尤其是在回售期内发行人因此而向下修正转股价的概率会加大,该转债的价值大幅提升,大家对转债的未来预期会相对好一些。

“可转债基金控制好回撤,最主要的还是在资产配置上下功夫,具体组合的构建、组合持仓的集中度、分散风险的能力的组合等方面,管理人需要做一个全局性的布局和把控。短期、中期、长期的资产配置中,管理人要清楚配置的哪些资产是优质资产,哪些是高风险资产,哪些会受重点配置,哪些资产会做一个阶段性的回避。做完这样的判断以后,对于这只基金未来一段时间主要的表现已经决定差不多了。”马文祥进一步强调,管理人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定要加强投资、研究能力,要持续学习、研究、挖掘价值和机会,这是投资管理人的核心竞争力,谁能在这方面做得好,谁的长期竞争优势就能显现出来。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马文祥对记者表示,“资产配置能力是可转债基金对市场把控、风格把控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后续的操作才有意义。若过于轻率地做出资产配置决策,可能会放大投资风险,这在投资上是大忌。”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