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养老金并轨致地方财政压力大增(2)

养老金并轨致地方财政压力大增(2)

经济参考报2015年02月27日04:51分类:新华社报刊

核心提示: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原则,各级财政需同时缴纳养老保险金、职业年金,同时不降低当前工资水平。从已有的改革实践看,这一设定将导致地方政府短期内面临巨大财政压力,同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差额事业单位的筹资难度大,只能等“并轨”来“接盘”。

局势 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筹资困难

由于改革细则尚未出台,对于各级政府来说,如何真正实现财政兜底依然还存在着诸多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对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省份,中央如何补助?对于许多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而言,新增的职业年金缴费支出将形成较大的支出压力,是财政部门增加拨款,还是由事业单位自行创收消化?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对于老龄化程度较高、机关事业单位人数较多、财政收入又相对较少的省份,资金支出压力会明显增大。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部分地区已经陆续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但从实践来看,改革仍处在“雾里看花”的状态。在黑龙江省某市,试点区县普遍遭遇基金亏空,一些地方个人账户资金早被花光,统筹账户资金长期不到位,养老保险资金池需要本级财政“注水”才能保障退休人员养老金足额发放。一位基层社保机构负责人表示:“统筹账户保险缴费的压力实际落在区财政上,改革政策出台前的退休人员开支不从基金支出,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却交到基金,退休的钱还得区里掏。”

此外,由于一些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差额事业单位人员多,效益差,一些单位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在职职工开支尚难,更何况缴纳养老保险,这部分困难单位员工的养老只能等并轨改革来“接盘”。上述负责人表示,一些自收自支的单位非常困难,甚至存在单位停缴的情况。个别单位200多人欠费十多年,欠款达到千万以上,“现在只能是退休一个进来一个解决一个。全进来的话,匹配资金谁能拿得起啊?”

这一问题也引起学术界的担忧。有专家表示,经过测算,养老金并轨的改革成本可能相当于全国一年的财政收入。如果由地方财力负担所有改革成本,很可能造成“有钱执行,没钱就难以执行”的局面。

社科院经济系博士研究生陆明涛发表的《中国养老金双轨制并轨改革的成本测算》显示,假定2010年及以前退休的人员仍然采用原有的退休金制度,2010年后的退休人员完全执行企业退休标准,则政府机关公务员补缴养老金约需3.9万亿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补缴约需5.2万亿元,共计约9.1万亿元。而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约8.31万亿元。

有地方官员认为,如此高昂的改革成本,中央财力尚有压力,地方财力更无力负担,“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还可以。可像一些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很不富裕,补缴养老金账户肯定承担不了”。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