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股 > 散户打新“门票”价高风险大

散户打新“门票”价高风险大

证券日报2014年02月18日10:00分类:新股

“今年‘打新’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今年需要‘打新’的‘门票’。为了准备‘打新’,我去年年底买进一只股票,结果后来市值被套5%,损失了4000多元。不过后来中了几个签,收获还是不错的。”在北京市北三环附近的一家券商营业厅内,年近50岁的王大叔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截至昨日,第一轮新股发行已经告一段落,距离首只新股纽威股份上市也刚满一个月,45只新股已经陆续集中登台亮相,为暂停一年多IPO的闲置资金开了第一次闸。不过,与以往相比,本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在新股发行和申购方面均有较大变化,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对于本次“打新”颇有感受。

王大叔告诉记者,所谓“门票”,是“打新族”的行话,指申购新股的市值。据记者了解,本次新股申购采取市值配售方式,即每1万元的股票市值可获得1000股的认购权,再通过参与委托及摇奖中签的方式确认是否中签,如果配号与中签号一致,且账户有足够的资金,则在扣款时,会在账户中扣除中签金额,直到上市前一天晚上中签股票会进入账户中。

“‘门票’一般在T-2日快收盘时,择底买进。在行情差的时候,第二天开盘必须‘撕掉’,可做‘子弹’用。行情好时,可保留。我一般都是这么做的。”王大叔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打新”诀窍。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抑制“炒新”,第一轮新股上市首日设置了涨跌幅限制。此前沪深交易所均要求,新股上市首日开盘集合竞价的有效竞价范围为发行价上下20%。此外,上交所规定新股首日最高涨幅限于144%。该限制直接导致了新股上市首日屡遭“秒停”,以至于成交量和换手率的下降。

对于该限制,王大叔自嘲“吃了些苦头”,眼见自己中签的一只新股遭到爆炒后想及时出手,结果在第二天连续竞价直接触发了二次临停,停牌到下午14:55分,没有卖出去。“不过后来我看还在涨,就一直在手里握着。”

谈到“打新”的感受,王大叔表示自己的心态比以前要保守一些。“我现在感觉‘打新’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如果新股中签太低,势必造成新股上市价格高,向上带动创业板的估值。我觉得这个泡沬是非常大的,一旦破裂,股民的损失会很惨重。中国人的赌性太强了,老想投机,搞一夜暴富,不劳而获。”

“我现在是真正明白了为何管理层不开放T+0交易,那确实是不想把股市变成赌场。无奈上市公司都是‘铁公鸡’,一毛不拔,让投资者非常伤心。”王大叔说。

[责任编辑:穆皓]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