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市场动态 > 范文仲:中行被认定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范文仲:中行被认定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11月29日17:52分类:市场动态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第九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11月29日在北京举行。此次年会主题为“强国梦 正能量”。中国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表示,金融机构不仅要大还要不倒,他介绍了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对此的相应监管措施,他同样透露有3家中资机构,被金稳会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这3家公司分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平安集团。全球一共有29家银行以及9家保险公司被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中国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发表演讲。中国金融信息网 吴丹摄。

他简介,金稳会对这些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和要求都比较高,监管资源将向这些机构倾斜,而且提出了恢复和处置计划。

对于影子银行,范文仲介绍了金稳会对影子银行的定义和监管。金稳会对影子银行有宽窄两种定义:宽定义是,只要具备流动性转换、信贷转换功能的金融机构,就是影子银行;窄定义是,将存在于监管真空、监管之外,具备上述功能的金融机构才叫影子银行。

金稳会对影子银行监管:一是建立监测体系,自从01年以来,进行了宽定义下的三轮影子银行测算,覆盖20个国家,83%的GDP;二是提出减少货币市场基金风险、提高资产证券化业务、隔夜回购业务的标准。

他最后表示,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未来将会有更加波澜壮阔。

以下为文字实录:

范文仲: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参加论坛的活动,我今天想跟大家交流跟证券市场既有关系但也不光是证券市场可能是更宏观的题目,就是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进展以及它的影响。大家知道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巨大漏洞,从微观层面来讲无论是银行、保险还是基金,它的风险管理和损失的吸收能力在这次金融危机上都证明是远远不够的。在宏观层面既存在部分的系统信息金融机构不少的问题,也存在影子银行体系滋生出现监管真空的问题,导致在短时间内金融风险快速传递,此前还有危机前财政支出货币投放和监管政策同时扩张放松,危机之后又同时收缩,不需要流动性的时候流动性泛滥,等真需要流动性的时候出现信贷紧缩。正是这些问题,为了解决一方面空间横向纬度上的风险传导问题,还有一个是时间纵向纬度上的问题,危机之后出现微观审慎监管的新理念。危机之前在全球金融市场监管问题评级机构盲目评级,国际会计体系跟美国会计体系存在巨大的差别,基准利率最近也暴露出在整个制订过程中出现人为操纵风险,说明整个全球金融市场金融的核心功能就是对风险的准确定价和交易受到严重损害。危机之后按照20国领导人提出FSB牵头巴塞尔银行IMS、国际证监会组织分别在银行、保险和证券领域积极推动国际性金融改革修补上面所说的这些漏洞增强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健性,今年9月在刚刚召开的俄罗斯胜彼得堡20国集团峰会上也审议通过了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提交的最新国际监管改革报告,我刚才说的非常产纷繁庞杂,综合来看国际金融改革从微观审慎层面还有宏观审慎层面,市场基础设施层面,还有金融消费者保护层面对现有的金融体系进行强化。

微观审慎方面主要是增强单家金融机构的稳健性,这方面以巴塞尔3为代表,包括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在内的一揽子银行业监管新标准,是这次国际金融监管重要成果。截至目前巴塞尔委员会27个经济成员体当中有5个已经发布了最终的资本监管规则,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经济体已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时间表今年已经开始实施,今年1月1号实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巴塞尔委员会对来自21个成员经济体的一百多家全世界最大的银行进行统计,测算显示虽然在实施巴塞尔3之后各国的核心银行出现资本下降风险加权资产的上升,但是通过一系列控制风险业务扩张和补充资本的方式,一百家全球最大的银行核心密集资本的占比在整个资本结构中已经上升到86.8和危机之前占比已经上升了11个百分点,合计一级资本在整个金融机构的资本中占比上升说明金融机构的风险吸收损失能力加强,资本结构更加良好坚实。与此同时,全球的金融监管改革要求全球商业银行杠杆率不得低于3%,目前全球一百多家大银行基本上平均杠杆率是3.7%,这个比在危机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进。危机前的杠杆率非常低,杠杆倍数很高,危机之后现在的杠杆率已经提升杠杆倍数降下来。巴塞尔委员会正在对全球统一的杠杆率标准进行修订,要求银行从2015年1月1号开始披露杠杆率指标,各个成员国已经进行了相应的准备,美国监管部门要求美国大型银行控股公司的杠杆率不得低于6%,显著比国际标准严格。这些杠杆率的监管指标如果实施的话对全球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在流动性监管方面为了减少期限错配,西方金融危机流动性危机里面很重要的表现在于他们的融资模式不审慎,危机之前存在大量的用浦发行的短期融资来为长期的资产运用进行融资。一个是短期的很多通过隔夜的融资模式来支撑长期的投资业务,好处在于它可以降低成本,但是一旦市场出现波动,那么这种融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流动性监管方面最近国际上已经制订了出台了一些标准,出台了两个新的指标,巴塞尔委员会制订了流动性覆盖率LC2,还有一个净稳定融资比率NFS2的指标,这两个指标主要是解决金融机构在应对压力时期危机时期的流动性管理能力,还有降低期限错配这方面来出台。目前流动性覆盖率规则已经明确,到今年已经基本上定稿了,将从2015年1月1号开始实施,巴塞尔委员会正在进入净稳定融资比率在流动性尽管方面全球会有一些统一规则。第二宏观审慎层面,危机之后国际金融监管界提出宏观审慎的新概念,什么叫宏观审慎?众说纷纭,各个国家有不同的看法,一个国家不同部门都有不同的理解。我个人认为宏观审慎包括两个纬度,一个是纵向时间的纬度,主要解决新周期的问题,针对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集中周期性风险比如巴塞尔3中就提出了逆周期超过自卑和储备报额资本的新要求,在经济扩张的时候提高资本要求,在经济衰退的时候可以释放资本缓冲来支持信贷。第二,横向空间纬度主要是解决系统性风险传导问题,这里面有两个突出问题,一个系统性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第二影子银行的问题。金融稳定理事会认为重要金融机构由于它实在是太大,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度太高,在它发生危机的时候你还真不能让它倒,雷曼就是一个事例,雷曼在美国不算是最大的投行是第四大头行,连雷曼倒闭都产生如此巨大的连锁反应,那么更大的经济体倒闭它的代价不可承受。

在危机的时候政府不得已花费政府的钱纳税人的钱救助这些机构,就会产生道德风险。但是不救助它,它的成本又太高。在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稳定理事会按照20国集团峰会领导人的要求,解决大而不倒的问题。主要从几个方面解决,一个是明确了认定全球系统性金融机构的标准,什么样的机构是具有全球系统性重要性,以及出台这样一个标准,目前全球29家银行和9家保险公司已经分别被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其中包括我国的两家银行中行、工行和一家保险公司平安集团都被列入。大家可能觉得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被列入大家还是可以理解的,平安集团为什么会列入全球的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已经占了平安保险公司总资产的一半以上,平安集团的业务日趋多样化,按照一些标准酒杯认定为全球系统性保险公司。工商银行是新增的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是今年新增的。首先认定什么具有全球重要性金融机构。第二提高吸收损失能力,按照系统重要性进行评分分别适用从1%—3.5%的资本附加要求,进入这个名单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比别人高一些,高出不同程度,系统重要性越高资本要求越高。最高3.5%,进入至少是1%。目前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相对还是在比较低的这组,适应1%的要求。以后金融机构不能光想做大,做大也不是光有好处,做大的时候会发现随之监管要求就会高合规成本就会高,所有金融机构在发展扩张业务的时候要想一想这样做是否值得,有一个激励约束的平衡机制,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金融稳定理事会要求提高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监管强度和有效性,系统重要性高了对你的监管就会更严,给你分配的监管资源就会多,监管的频率也会高,对你的资本透明度要求也会高。这个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来讲这样一种名声其实是机遇和挑战,机遇来讲相对过去发展认定成绩的认定具有全球影响,这是一项荣誉。

全球系统性金融机构都要制订恢复和处置计划。恢复计划就是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如果有危机要有预先的安排,有效迅速恢复,这是银行自己来实现的。另外还有一个处置计划,处置计划由监管机构来制订实施,当银行实出现危机了没办法再恢复的时候,监管机构就会按照这样一个处置计划来进行有序的处置。这个处置比我们原来说的存款保险的概念要广的多,存款保险只能解决一些单个金融机构的问题,不能解决系统性的问题。这个处置除了包括在危机的时候对存款人存款偿付之外,还要设计如何来合理处理这些机构的债权债务关系,如何延续这些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所扮演的核心功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发现其中一个金融机构的倒闭不光是对它的辅助,而是它在金融机构中有很多交易对手或者是一个金融产品的做市商,它的倒闭导致整个市场都会崩溃,现在的处置计划要求面要从它的市场功能、存款人保部,金融体系能够延续,多个层面进行预先安排。一方面要长得健壮,通过更高的监管让大家更加稳健,另一方面真出了问题,退出市场的退出过程是平稳而有序的。大家还关心在宏观层面的影子银行,影子银行也是重要的题目,什么叫影子银行?定义很多,各方面认识不一样。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给出了两个定义,一个宽定义一个窄定义。宽定义认为所有具有信贷中介职能的金融机构或者市场或机制都叫影子银行,不管它是不是叫影子银行的名称或者叫什么公司,只要进行流动性转换进行期限转换和信用转换,具有这些功能不管叫对冲基金还是隔夜回购市场或货币基金,只要有这种功能就是影子银行。窄定义,影子银行是在阴暗角落里的东西才能叫影子银行,如果有监管本身就是很透明曝露在阳光下就不能叫影子银行。窄定义存在监管真空或者监管薄弱的这些银行之外具有信贷中介领域才叫影子银行。在国际上有宽定义和窄定义之分,这方面大家在理解问题的时候要注意。

国际上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有两个方式两个手段,一个方面是建立了一套监测体系,从11年以来金融稳定理事会开展了三轮影子银行监控测算,这个是宽定义的,所有非银行之外的都把它先算出来,不管是不是影子先把你都跟踪了解。目前它的测算覆盖了全球29个国家和所有的欧盟成员国,覆盖了全球83%的GDP国家,还有90%的金融资产,加强监控,每年金融稳定理事会都出台一个影子银行报告。另外一方面针对具体监管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金融稳定理事会包括五个工作组,在每个领域提出自己的监管建议,包括加强大额风险的偿付管理,加强防火墙,影子银行跟银行体系的风险隔离。减少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货币市场基金也是影子银行一个表现形式,还有资产证券化业务加强规则,另外还有短期回购市场隔夜回购市场都具有信用转换和期限转换的功能。对每个领域都提出了新的监管建议,同时做了一个测算,测算显示全球非银行体系大口径的非银行体系这几年的发展呈现规模上升、增速加快、区域分化特点,2012年全球的非银行金融资产规模增长了五万亿,上升了71.2万亿美元,占全球金融资产总量的24%,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117%,份额比2011年底上升了6%。第二,增速加快,对样本地区的测算显示在11年全球非银行金融资产的增速仅为0.6%,非银行体系金融资产的增速去年提高到81%。第三,区域分化,发达国家的非银行金融资产在总量中占绝对优势,但是增长的速度相对缓慢,比如美国在全球的非银行资产中占比最大,达到了35%,是26万亿美元,占全球非银行金融资产31%,欧盟22万亿美元占33%,新兴经济体还很小在总量中占比很小但是发展非常迅速。2012年增速全球的十个国家和地区非银行金融资产地区都是新兴经济体,金融稳定理事会提醒新兴市场要注意防止银行体系通过将高风险业务转移至非银行体系的风险,影子银行是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性提出一些新的监管规则。

在金融基础设施层面国际上做了很多改革,会计问题、衍生品问题、评级问题都在改革。首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的会计准则理事会FASB作为国际会计准则最主要的制订机构在20国集团峰会的吆喝下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快了两个会计体系的区衡工作,公允价格、合并会计报表、分类与及剂量、套息会计租赁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最近在最重要的银行业贷款减值准备等问题上也要加紧研究趋同。

与此同时,根据20国领导人的倡议,场外衍生品改革也在进行OTC在金融危机之前OTC是非常时髦的名词,每个国家都要发展场外衍生品交易,每个地区恨不得都建一个中心。OTC市场不透明,高风险根本不靠谱的金融产品进入金融市场交易产生巨大的对冲风险。今后在这方面改革场外衍生品市场金融稳定理事会做了一些建议,一个加强中央清算,要求所有标准化场外衍生品合约都进入中央清算机构进行清算,不进行清算的大幅提高信用风险要求,各国提高标准化场外衍生产品,交易所和电子平台交易的比例推进有关交易前和交易后透明度的立法。金融稳定理事会推动建立全球统一的法人识别码,对每一家进入金融市场进行交易的体系都有一个法人识别码,有一个身份证来避免同一家机构在不同市场监交易,采取不同的身份造成的风险误判。在场外交易未来会越来越透明,越来越标准化,对于金融机构本身的透明性加强。20国集团领导人认为要对外部评级公司进行很好的管理,评级公司在危机中导致了羊群效应和悬崖效应,这几家要么都评好,一出现问题大幅调低,今后发布金融体系未来要降低对外部评级依赖的原则和路线图,金融稳定理事会已经发布。要求各国标准制订机构在自己的各种监管规则和金融体系规则中减少对外部评级的依赖,鼓励机构强化自身的信用风险评估代替外部评级。评级对风险的评估,别都不去考量就依赖国际商几家机构来帮你做判断风险就没事了,判断风险是每个人的责任,这些都要做。美国要求提出取消外部评级的要求,欧盟发布了信用评级的法规,鼓励使用内部信用评估替代方法慢慢替代。

国际上这事也得慎重,各有利弊,还得稳步进行,没有建立很好风险评估的时候要完全把外部评级取消也有问题,这个时清海需要逐步走,逐步减少金融机构对外部的依赖,增强金融机构自己对风险判断的主动性。基准利率上巴克利操纵利率定价曝光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为了恢复对市场信心,国际证监会组织就发布了金融基准利率的十九条原则,你要成为金融标准基准,必须要符合这十几条原则才能成为一个基准。如果做不到不能作为基准,按照20国峰会领导人的要求,金融稳定理事会成立专门的工作组,要求国际证监会组织对照已经发布的原则和各个国际上重要的基准进行评估来制订更好的监督管理规则,同时也鼓励私营机构作为市场参与者寻求更为多样化但是符合19条原则的替代基准利率,万一一个利率不行出现问题,能够替代使这个市场继续延续发展。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方兴未艾波澜壮阔,还是在进行,未来有很多新的规则也会出来,今天由于时间所限只能跟大家做上述非常简要的介绍。我个人认为,这些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的变化将对世界也包括中国的金融发展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我们不仅要跟踪关注研究这些规则,而且还要积极参与新规则的制订过程,维护中国金融发展的核心利益。一个方面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不断开放,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适应国际规则,这是大势所趋。中国在十年前加入WTO,过去十年基本是国际规则的跟随者,超国际规则应用于国内,基本没有话语权。金融危机之后整个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未来随着中国金融机构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还有影响力的上升,我们必须成为国际金融规则的制订者,一定要参与制订。在巴塞尔3协议制订过程中吸纳了中国的很多建议,我们在09,年正式成为巴塞尔委员会和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成员,我们只有深入参与这个规则,改革过程才能引导规则制订方向才能从根本上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这方面我们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中国的金融体系发展迅速,为了防范区域性风险,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很多人认为是在西方经济体首先爆发,但也不能认为我们就不存在这样的风险。金融历史来看,金融危机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总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以不同的方式来重演,近期中国金融机构国际化的水平不断上升,业务创新也不断发展,金融市场日趋复杂,很多方面我们已经越来越接近发达经济体的特征。西方在金融危机中的教训也对我们有越来越强的警示意义,如果能够实事求是认清中国国情,同时又能够踏下心来虚心吸取别人的教训,中国金融发展的道路就一定能够走得平稳而长远。

以上都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今天借此机会给大家一起分享,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邹晨洁]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