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银行揽储千方百计 资金价格一路飙升

银行揽储千方百计 资金价格一路飙升

中国证券报2013年11月25日03:02分类:新华社报刊

银行揽储千方百计

年末钱紧 短期资金价格或维持高位(主)

本报实习记者  梅俊彦

资金利率上扬、银行系统升级暂停部分业务、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达6%……这一切容易让人联想到6月“钱荒”初显时的情景。

银行业人士表示,由于存款理财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上半年就曾预计下半年季末和年末时候会出现“钱荒”迹象。目前银行的贷款额度已相当紧张,很多审批通过的贷款要等到明年才能投放。从资金面上看,下半年以来财政存款投放较少,外汇占款近两个月才有起色,央行的态度较为强硬。近期,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较去年同期大幅飙升。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资金利率有可能飙得很高,但随后又会很快回落,不过即使资金价格回落也会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这种情况可能要持续到12月下旬的某个时点。

揽储大战狼烟四起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了解到,不少上市公司反映目前已经很难从银行获得融资。央行数据显示,10月份人民币贷款新增5061亿元,远低于9月份的7870亿元,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

一位上市银行总行人士表示,越到年底,市场就越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其中个人贷款额度尤其紧张。“今年有'两个不低于’的重要考核,增量的贷款是倾向于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的额度是保证供应的,这就自然挤压了个人贷款的规模。”

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例,深圳一家国有大行的客户经理在11月初就告诉记者:“如果是现在申请贷款的,我们已经不会对客户承诺年内能放款了,都是告诉他们可能得等到明年1月。”

“因为没有额度,所以批了也放不了。另外因为银行存款增速一般,贷款也受到了限制。目前银行基本只能靠提前还款来获得新的额度,这部分额度会给贷款利率高的企业或者关系户。另外,理论上前一个月的新增存款能给下个月带来一些贷款额度,但是能够分到个人贷款的很少。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的贷款压着没放,所以很有可能额度都分到了对公上。”上述银行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上述人士指出,目前银行新增贷款回落除了有年末额度紧张的因素影响以外,还有存款流失的因素。央行数据显示,10月份人民币存款下降了4027亿元。

“现在很多客户都不把银行存款作为储蓄资金的渠道,包括企业都把资金投入到理财产品里。还有很多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分流了银行传统存款。”一位银行业人士指出。

为了留住存款,除了上浮利率以外,还有银行无视监管规定,恢复了被禁止的存款送礼活动。监管部门曾明确指出,违规揽储行为包括擅提利率、暗计高息、有奖储蓄、赠送实物、向存款中介支付吸储费、借办信用卡等名义返现、送礼或送购物卡等。据媒体报道,目前有银行在网点公示信息表示,新增定存有好礼相送,升级优质客户或者白金客户,即可获赠价值从50到千元不等的礼品。

“由于现在很多网点存款指标完成的不理想,年末将至'七不准’规定的行为,现在又有抬头迹象。有些资金大户在这个时点在银行之间寻租,造成银行存款利率你高我也高的现象。假设有一家银行存款利率是6%,有一家银行是5.8%,5.8%的银行要么明着把利率提上去,要么就暗着通过其它方法把差值补齐。”一位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

有趣的是,从年中“钱荒”开始,银行总会适时进行系统升级。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收到了银行系统升级的短信提示:因系统升级,自11月29日至12月1日,部分机构所辖网点的存取现金、POS机消费、转账汇款、网上支付、自助缴费等个人业务将暂停服务,请提前做好资金安排。系统升级也限制了部分存款流出银行。

隔夜回购利率飙升

Wind数据显示,今年5月20日以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隔夜品种的加权平均利率就开始冲破3%,6月间一度高达11.74%,随后恢复到3%左右。10月底再次上行至4%以上,10月31日高达4.6%。进入11月以后,资金利率仍在高位运行,11月14日以后均高于3.9%。财政部在11月20日招标续发行的10年期国债中标利率为4.7121%,创年2004年8月以来新高。

今年的银行间市场“年末行情”提前到来。去年11月23日的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只有2.26%,今年11月22日的隔夜利率已经达到3.93%,大幅超过去年同期水平,该利率水平也已经高于去年12月31日的3.86%。

7天、14天等各个期限的回购利率的情况也大致相近。其中11月22日的14天、12天、1个月、2个月和3个月的回购利率在6.05%至6.76%期间。

分析人士指出,造成今年资金面比较紧张的原因有四点:一是央行态度强硬,逆回购等资金投放较为谨慎;二是前期财政存款投放较少;三是外汇占款到10月份才有所起色,最后是全年信贷、债券规模增大,某种程度上挤压了同业规模。从社会整体融资成本和稳定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银行间市场主流7天期资金利率长期维持在4%以上,应当是货币当局不能接受的状况。

分析人士指出,资金面紧张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的改革预期使得11月以来国债期货价格大跌。11月1日至19日,国债期货只有两天飘红,市场价格一路下跌,跌幅近3%。

在市场普遍看空国债期货的时候,央行20日在公开市场进行33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这是11月以来央行首次实现公开市场净投放。随后国债期货止跌并连续上涨了3个交易日,22日国债期货逐渐表现出企稳迹象。

有分析表示,9月CPI同比增长3.1%,超出市场预期,这给央行的货币政策带来了一定压力。随着CPI水平在年内继续向3.5%的政策上限逼近,加上房地产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央行的货币政策将维持目前中性偏紧的取向,对市场资金面和投资者的预期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不过,12月会有财政存款投放,预计资金面会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缓解。此外,外汇占款在10月份有较大增量,如果增长势头持续将降低资金面的压力。

强化非标资产监管

一直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的货币总量很大。央行数据显示,我国M2余额已突破百万亿元,居全球首位,但年中出现了“钱荒”,这可能是由于资金在金融系统空转造成的。

高层此前曾释放出“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调控信号,近期已经有重大推进。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信贷余额约75万亿元,但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累计发行不足1000亿元。本月18日,“2013年第一期开元铁路专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招标发行,总额为80亿元。这成为监管部门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后发行的第一单产品,开启了银行盘活存量的大门。信贷资产证券化铺开之后,有望大幅提高银行的信贷周转率。

近期,市场上从非标资产挤占商业银行债券投资额度来探寻债市调整原因的观点很多。但是国信证券报告指出,从数据上看,债市调整较大的7月、8月和10月,社会融资中非标资产的增量在7月和10月都非常少。而8月底至9月债市略有回暖的时候,非标资产的增量在扩大。如果债市的调整的确是因为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转向非标,那么债市的行情应该与非标资产的增量呈现反向相关关系。

今年年末是监管层要求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资产的比例不超过总资产的4%、不超理财产品余额的35%的达标时限。一位银行人士指出,“8号文”短期是个限制,长期是一种规范,市场对它有个逐步理解的过程,出台8个月以来,银行和监管部门有一个博弈的过程。

“把非标资产从资金池剔除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做小分子,压缩非标资产,另外一个是做大分母,把总资产和余额加上去。监管部门对做大分母的达标方式并不认可,因为这种方式下往往非标资产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是增加了。”分析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胆子较大的银行会对监管部门说对政策理解有偏差,与此同时在其它银行卖非标资产的同时把市场份额抢下来,等其它银行清理完了再清理。银监会对这种现象提出过批评,所以目前有传闻说要推出'9号文’对非标资产实施进一步的限制。”上述人士表示。

有银行业分析师透露,传闻中的“9号文”有可能会叫停诸多灰色操作手法。另外在业务风险管理上,“9号文”或提出“业务期限”和“集中度管理”的量化标准,并要求商业银行将同业融资业务纳入全行统一授信体系,计算资本和拨备。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