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莫为基金创新遮迷眼

莫为基金创新遮迷眼

中国证券报2013年08月19日03:02分类:新华社报刊

今年以来,虽然新基金销售乏力,但基金业创新不断,不时有浮动费率、主动清盘等新话题出现。但对投资者而言,投资以赚钱为最终目标,切忌被基金创新遮迷眼,不能仅仅因为产品有新意而购买。

回顾十多年来的基金创新,从推出开放式基金、货币基金、中短债基金、ETF、LOF,再到分级基金、发起式基金、债券ETF、黄金ETF,等等,我们发现,其实所谓“创新”,基本上就是在不同阶段引进海外市场不同的基金产品。这其中,恐怕只有以7天期为代表的短期理财基金可以算得上是中国本土的创新。当然这也正常。作为资本市场的后起之秀,基金种类与结构都远未完善,新产品的不断引入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选择,反过来也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但对这些工具,投资者不能只听基金公司的宣传,不能仅仅因为产品设计有新意就购买。

比如浮动费率基金,这种创新并不必然提高基金业绩。事实上,早在9年前就有基金实施过单向浮动收取管理费,但从实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对于基金业绩和规模的提升并没有明显的帮助。而“主动清盘”也只是一个概念,从基金业绩和便利性上来看,对投资者也无甚吸引力。

还有部分产品是随着市场某一阶段的特点而产生的,时过境迁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比如去年火爆的短期理财基金,在其推出之时,本报就曾评论认为短期理财基金其实类同货币基金,没有优势,反而劣势明显,其生命力有限。事实上,从今年半年度情况看,短期理财基金规模急剧缩水,很多产品规模已缩减至几千万。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05年曾风行一时的中短债基金就已经黯然消失,这可能也会成为诸多短期理财基金的宿命。

因此,对基金公司而言,不要被此类“创新”撩拨得心烦意乱,在跟风前,一定要仔细斟酌。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创新”不应是选择某类基金产品的因素,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来说,更多地要参考其过往长期业绩,对于分级基金、指数基金这类工具,则要结合大势进行更多的专业判断。

当然,话说回来,即便参考基金长期业绩也会遇到难题,比如在今年新兴产业牛股频出的环境中,一些投资蓝筹股、价值股的基金虽然过往业绩出众,但今年以来的业绩却远远落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随着基金产品种类的进一步丰富,普通投资者可能自己选择合适基金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第三方理财顾问、专注于FOF的投资公司的崛起将是大势所趋。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