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香港“钱紧”

香港“钱紧”

中国证券报2013年06月22日02:41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黄莹颖  

香港中资银行人士陈扬(化名)最近陷入了新一轮烦恼当中,“去年大家想尽办法抢人民币贷款,现在是港元存款也要抢。”今年年初,大部分香港银行给予三个月港元定期存款利率都低于1%,仅有少部分中小香港银行,以高于1%的利率吸纳港元存款。最近两月,情况正变得微妙起来。

“从上个月开始,珠三角企业的业务开始多了起来,生意好自然开心,但问题又来了,就是钱不够。”陈扬说。与内地银行类似,香港银行业也必须达到一定的存贷比要求。

在香港银行业网点集中的九龙弥敦道,中国证券报记者一路看见各大银行推介存款业务的大幅广告。比如,渣打香港银行6月19日推出迄今利率最高的3个月定存,“10万港元以上的新资金,1至3个月定存年利率,自0.3厘大幅上调至1厘。若存入新资金达100万港元或以上,息率更高达1.5厘,为港银3个月定存之中最高。”此外,南洋商业银行日前也推出存期16天,利率为1.68%的港元优惠定存。从目前情况看,香港大部分银行近期都上调了港元定存利率。

香港市场的资金紧张在同业拆借市场已有所反应,截至周五11点,香港港元银行同业隔夜、一周、一个月及三个月拆息,分别由0.08357厘升至0.08786、0.09571厘升至0.10857厘、0.20714厘升至0.21厘及0.37786厘升至0.38357厘。

陈扬认为,香港银行业对港元的揽储升温,与两个月前内地一系列打压跨境套利的措施有关。从4月开始,内地一系列打压跨境套利的措施,使得原来外贸企业仰赖的贸易融资受到打压。相比以前,内地银行审核更加严格,内地企业很难像以前那样轻易从内地银行拿到贷款了,这就促使一部分企业转道香港融资。

目前,内地企业从香港银行贷款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通过香港银行内地子行为内地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第二种是香港银行向内地大企业发放的直接贷款或银团贷款;第三种是香港银行向在香港注册,但内地有业务的企业发放的贷款。

对于“钱紧”,与香港一河之隔的银行人士体会更深,深圳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吴敏语气烦躁地表示,“现在行里给每个人都下了指标,理财那边的同事任务更重。”(下转A02版)

香港“钱紧”

(上接A01版)为了达成销售任务,吴敏不得不频繁给私人银行客户打电话沟通,推介相关理财产品。

而从吴敏所在银行近期推出的理财产品看,预期收益率也急速攀升。比如一款58天期限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已高达5.4%左右。而此前这种产品预期收益不过4.5%左右。不过这种局面,从了解的数家银行来看,尚未蔓延至华南地区的国有四大银行,“钱荒”情况仍集中在一些股份制银行。

有分析指出,进入6月,资金面异常紧张,商业银行间甚至出现违约,回购利率大幅攀升,目前资金面紧张程度已经与2011年三季度接近。

“从过去两年的经验看,每逢内地收紧银根,香港银行业对内地企业的贷款业务就会有所上升。”陈扬说。

对于陈扬而言,烦恼仍然可能会持续数月。在违约事件发酵的同时,6月末面临金融机构冲存款,7月中上旬面临四大行分红、补缴存款准备金以及财政存款,而在此期间,央行降准的预期并不高。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