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财富圆桌:“全民理财”理谁的财?

财富圆桌:“全民理财”理谁的财?

上海证券报2013年06月14日04:11分类:新华社报刊

从“囤金买房”到追逐“影子银行”,近期二、三线城市居民所迸发出的理财热情正呈星火燎原之势,并激发起总部位于京沪两地的众多财富管理机构的拓荒雄心。

回溯历史,在这一波“全民理财”热之前,国内曾出现“全民炒股”、“全民PE”、“全民炒房”等理财热潮,甚至在鄂尔多斯等地,还一度出现“全民借贷”的盛况。不过,随着狂欢的谢幕,后来的投资者都遭遇不同程度的损失。

时至今日,实体经济不振,理财却逆势大热,甚至不少上市公司也热衷于购买理财产品。那么,“全民理财”究竟理谁的财?这场理财狂欢对财富管理机构而言,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让我们听听财富管理专家及业内人士的观点。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王诚诚

“全民理财”:疯狂背后存隐忧

上海证券报:当前实体经济不振,但理财却逆势大热,甚至不少上市公司也热衷于购买理财产品。那么,“全民理财”究竟理谁的财?这些高收益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来自哪里?

刘志坚:投资人追逐“高收益”无可厚非,但必须要明白“高收益”来自哪里?如果这个回报率有实体经济支持,且是合理的,那就可以。但我们通常无法看清楚收益的来源,不管收益有多高,这本身就是一种风险。

面对高收益,高净值人群都会问得很细致——你给我很高的回报,为什么?这么高的收益怎么来的?如果出了问题怎么控制?当前理财市场比较混乱,投资人更应首先要问“收益怎么来的,合法性怎么样,是不是可持续”等问题。

刘纪鹏:我有一种忧虑感,现在中国很有可能要重复2004年银行系统出现系统性坏账风险的旧路。当时股市跌到了998点,只有靠银行借贷发展经济的单腿支撑,当一国融资重任都压到银行单腿上时,就会出现周期性的系统性风险。

现在直接融资关闭了9个月,社会对资金的需求全部挤压到银行系统,更重要的是,这种行政垄断的低利率又导致了民间的高利贷。很多企业的真实融资利率要15%以上,在实体经济不赚钱的情形下,这就意味着金融开始孕育风险。所以,当坏账风险从银行系统传递到影子银行系统时,理财风险也就成为今天非常值得投资人和信托、证券公司高度关注的问题。

吕骐:过去的二三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一些人跟风投资房地产、实业就能赚钱。但是目前这样的投资机遇不再,现在投资黄金也像过去房地产一样,追寻别人的投资,这实际上是投资理财最大的敌人。

国内投资人的一大特点是,喜欢自己理财而不相信专业投资机构。在美国60%以上的私人财富通过专业的财富管理机构打理,而在中国这个数字非常低。自己投资容易出现两个缺点:一是经常容易在高位进低位出,二是盲目追风投资。

而实际上,追求财富的不合理的快速增长,往往是投资最大的陷阱。我个人认为长期投资有两点非常重要,最大的两个力量就是时间的积累和富裕的力量。如果你每年能实现8%的财富积累,9年就可以实现财富的翻倍。

姜隆:投资专业知识欠缺最明显的是“中国大妈”抢黄金,金价下跌首饰降价,就相当于商场打折促销,中国大妈抢购本无可厚非。结果硬是与黄金投资拉上关系,导致更多的中国大妈参与抢购。

投资渠道狭窄最明显的是房地产投资,房价从最初的经济问题演变为政治问题,政府不断推出抑制房价的政策,但仍然挡不住大资金流入这一行业。

而投资者自身的风控能力低表现最明显是全民PE、全民炒股、全民借贷,这三种投资方式都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类,民间借贷还属于灰色地带,风险更大。

财富机构的馅饼OR陷阱?

上海证券报:全民理财暗藏众多风险,但也意味着理财市场的空间十分巨大。对于财富管理机构,这场理财狂欢带来的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面对新一轮的理财热,财富管理机构当有何作为?

吕骐:专业的财富管理不仅仅是理财,因为理财只是财富管理的很小一部分,财富管理包括更多的服务以及更多元化的服务,且财富管理不仅仅是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其本质是为了提高投资者的生活品质。

财富管理行业在中国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仅仅是在过去一两年有比较大的发展,但是现在传统的金融机构在这一市场,针对的人群比较集中在高收入人群,资金在10万美金以上大众富裕阶层没有得到很好的服务。

刘志坚:为什么会出现全民投资某一类产品呢?说明我们的资本市场还需要建设和完善,如果我们的投资渠道足够多,品种足够全,投资者自然也就不会一窝蜂进行某一类投资了。

投资人“集体无意识”的理财行为,也值得所有财富管理机构从业者反思。比如某种投资产品很热,但如果热潮退去后,我们要承受多大的风险?我们应该尽量给客户展现一个全貌,而非替其做主购买某种理财产品。

姜隆:纵观近年来,房地产投资热、中国大妈抢购黄金、甚至就全民PE、全民炒股、全民借贷等等现象,国内的投资渠道狭窄,可投资标的稀少,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低,专业知识欠缺,对于财富管理能力差。

目前,国内财富管理行业还仅停留在为用户推荐产品的阶段,有些机构虽然已在为高端客户研发个性化产品,但也受国内金融市场结构和投资领域的限制,发展缓慢。现在我国的金融机构仍处混业经营转型期,相比成熟市场环境而言,还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全方位为客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财富管理服务。

刘纪鹏:很多要融资的企业明明承受不了这样的高利率,却贷这样的高利贷,并将此设计为某种高收益理财产品卖给投资者,这能不孕育风险吗?且这一风险一定会从实体经济的使用资金者传递到这些影子银行的放贷者。

因此,要化解这一矛盾,只有打破今天高度垄断的银行体制,才能让影子银行的高利率降下来。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