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人民币汇率具有稳固“牛市基础”

人民币汇率具有稳固“牛市基础”

评论
分享到
中国证券报2013年05月22日04:21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王辉

4月以来,一度被市场普遍认为已接近均衡水平的人民币汇率再度扶摇直上。截至5月17日,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即期汇价已分别跌破6.20和6.15两大整数关口。短短一个半月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高达1.1%。在此期间,美元指数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从最低81点附近一线一路震荡上攻至84点上方,并在上周五一举刷新自2010年7月以来的接近3年高点,日元、澳元、欧元、英镑等全球主要非美货币则节节败退。

对于近期人民币“明星货币”般的表现,尽管有些分析观点认为本轮人民币超预期强势似乎有些脱离基本面,但如果从各国经济的实际增长态势、长期发展潜力以及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来看,人民币汇率依然拥有合理和稳固的“牛市基础”。

自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展开了漫长的去杠杆进程。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虽然也不可避免地在外部因素影响下出现经济增速缓步回落,但仍保持了相对其他国家的巨大优势。

尽管今年以来日本经济显著受益于日元飞速贬值,近期似乎找到了重振实体经济的新法宝,但这种“剑走偏锋”般的扭曲刺激,最终是否只是“隔着玻璃见到的光明”,依然还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日本央行无限量量化宽松的背后,依然将回避不了日本自身债务规模不断放大的定向爆破风险。对于欧元区经济而言,虽然欧元区在去杠杆、财政紧缩等内部结构调整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欧债危机时隐时现的恶化风险,仍然没有根本消除。

不断开放的中国,不仅依旧拥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广阔市场,还拥有即将再次释放的改革红利、产业结构的巨大升级空间,以及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城镇化潜力。尽管可能难以与2001年中国加入WTO、深度融入全球大产业体系时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相媲美,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二次起飞,依然是对全球海量产业资本磁石般的巨大吸引力。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与多个国家货币互换规模的飞速增长,人民币国际化正不断得到深入推进。尽管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货币体系持续动荡,但人民币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币值最为稳定的货币。在此背景下,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缓步复苏,所谓热钱或外汇占款的持续高速增长,与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性走强,也就在情理之中。

近年来货币当局不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在保持整体币值稳定等方面,也仍需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打破市场单边预期,最大程度上降低资本频繁流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从人民币汇率波动给实体经济的影响方面来看,人民币阶段性趋势升值,也需要兼顾微观层面上外贸企业的平衡,减少对于出口经济部门的负面影响。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的定位,仍需在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可兑换、促进实体经济长期发展等方面,不断走向长期均衡。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