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券商探索类做市商模式初显成效 债券市场成试水领域

券商探索类做市商模式初显成效 债券市场成试水领域

评论
分享到
上海证券报2013年04月03日04:11分类:新华社报刊

⊙记者 屈红燕  ○编辑 叶苗

自去年券商创新大会以来,由通道业务向资本中介业务转型已经成为业内共识。据记者了解,第一创业等为数不多的券商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债券交易为主的做市商制度,并着手将该模式复制到大宗商品、外汇业务等领域。

由于管理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工具缺失,目前券商还无法实现完全做市,但在债券等领域,领先券商已经建立起了类做市商制度。据第一创业固定收益部交易负责人许建平介绍,第一创业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利率互换等手段,已经可以实现在不与客户对赌的情况下,满足客户买卖债券的需求,初步形成了债券市场的类做市交易制度。

据业内资深人士介绍,能够为客户提供管理风险的手段,真正成为类做市商的券商不超过3家,第一创业和中信证券等公司位列其中。“做市商等资本中介业务是券商以暴露风险的方式促使客户交易的完成,风险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尽管许多券商看好做市商模式的发展,但却不敢轻易涉足其中。”该人士说。

资料显示,做市商、大宗经纪服务收入等资本中介业务对华尔街主要投行的收入占比近年来逐步升高。2000年,摩根斯坦利的做市商和大宗经纪服务的收入占比分别是28%和9%,而2011年,做市商和大宗经纪服务的收入占比分别提高至38%和18%,而该公司传统的投行业务、资管业务和自营业务的收入占比则逐步下降。同样,在高盛也能看到类似的收入结构变迁。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以债券市场为例,中国券商的做市商模式还面临诸多制约。首先,我国投资群体单一,容易形成单边市,做市商难以施展拳脚,而在美国等境外市场投资群体多元化,有养老年金、保险基金、公募基金、对冲基金等,他们的投资策略非常丰富,其对市场的需求自然也比较多元;其次,我国的金融衍生工具单一,做市商无法很好管理自身风险,而美国等境外市场具有丰富的金融衍生品和良好的融资、融券机制,为机构投资者和做市商提供了科学管理风险、便捷投机套利的手段。

据了解,中信证券对包含做市商模式的资本中介业务已做数年探索。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日前表示,证券公司的核心是通过创造各种产品和充当交易对手,为客户提供流动性和风险管理服务,满足客户不同的融资和投资需求。虽然使用资产负债表但自身并不承担过多的市场风险,主要赚取不同产品的流动性溢价和风险溢价。据悉,中信证券于2009年开始布局,经过四年持续的投入与发展,2012年有了较大的发展,业务种类已涉及固定收益、股票做市/交易、大宗经纪、另类投资等许多品种,2012年实现收入占公司总收入达16%,战略布局成效初显。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