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深圳的中国基金中心之梦

深圳的中国基金中心之梦

中国证券报2012年10月22日04:01分类:新华社报刊

有着“公募一哥”之称的王亚伟离开华夏基金5个月之后,日前以私募老板的身份宣告回归资本市场,注册成立“深圳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地址就选在深圳如今的最前沿———前海。

王亚伟的这一举动,似乎又重新燃起了人们对深圳建成中国基金中心的希望。深圳基金业起步时间与其他地方相当,并在发展前5年扩张迅猛———1998年至2002年,深圳成立基金公司11家,上海6家,北京2家,“深圳速度”在基金业也有所体现。

也就是在2002年,深圳正式提出了建立中国基金中心的目标。此后尽管为此不断努力,但在2003年至2012年的十年间,深圳公募基金发展速度却落后于上海———此间深圳成立基金公司8家,上海则多达30家,北京亦有8家新公司设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从2005年开始发展起来的阳光私募基金,多数也选择在上海安营扎寨。

如今,深圳基金业新增数量“后劲不足”的问题,可能随着前海新区的大开发得以解决,并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今年6月27日,国务院做出批复,“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开发开放政策”,其中包括支持前海在“金融改革创新”和“税收体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一方面,“支持香港金融机构和其他境内外金融机构在前海设立国际性或全国性管理总部、业务运营总部”;另一方面,“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前海开发开放政策引发金融界关注。9月23日,深圳举办“前海·财富管理的新机遇”论坛,本地金融机构代表悉数到场。基金等机构如何抓住前海机遇,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积极向现代财富管理机构转型,成为论坛最重要的主题。基金公司纷纷憧憬前海未来,并对“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建言献策。

就在前海开发风起云涌之际,在北京学习、工作、生活长达20余年的王亚伟,千里迢迢来到深圳前海开公司,其背后的动因,人们虽然无法全部参透,但有两点应在其列:其一是前海的政策。合作区实施“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包括税收优惠政策,对金融界人士来说颇具诱惑力;其二是前海的定位。合作区的目标是“建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开发开放前景让其看到了无限可能。

但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有了王亚伟加盟深圳前海,深圳离中国基金中心的目标还很远,要想“弯道超车”,需要做更多更深入的工作。

【责任编辑:周发】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