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文摘“篮球奶奶”快乐样本还是保障盲区

文摘“篮球奶奶”快乐样本还是保障盲区

中国证券报2012年10月13日04:01分类:新华社报刊

□张瑞东                      

居住在浙江师范大学宿舍、每月拿437元生活费的朱淑媚奶奶最近因酷爱篮球、投篮有过百发百中的纪录被尊称为“篮球奶奶”。但她很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因为居委会告诉她只要上缴31428元后就可以每月领到1100多元养老金,可是这笔钱她实在拿不出。

76岁“篮球奶奶”的简单快乐却透着一丝令人心酸的艰辛。每月400多元的生活费,还要照顾有精神疾病的大女儿,可想而知生活是多么窘迫。若不是对篮球的执著使她练就了好身板,她吃得起药吗?生得起病吗?若不是浙江师范大学免去其房租,她该栖身何处?两个人,每月437元的生活费,是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辛?

所以,与其把“篮球奶奶”看作乐观生活的快乐样本,倒不如透过她审视这个社会不为人注意的角落。正常老人应该享受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在“篮球奶奶”身上遥不可及。没钱穷快乐,是困难群体的权利和自由,但更是这个社会应该反省的沉重课题。

有人说,看完电影《桃姐》后对自己老年生活的畅想是:没有老年痴呆,儿女孝顺,有富足的退休金,老伴也没挂在墙上,每天挽着他漫步看夕阳。社会保障不足,养老难题难解,这是老年人最大的困顿所在。对困难群体的帮助,对老年人的抚养,不仅仅是谁的义务,更需要全社会进行深刻的制度反思———只有构建起完善的保障体系,我们才能避免被浅薄的感动所伤害。

是的,沉湎于廉价的感动,就会被许多问题遮住双眼:比如社会保障的普惠、养老困局的纾解、救济渠道的拓宽等等。看不到这些问题,对公平就是一种伤害。否则,面对“你幸福吗?”的提问,背对夕阳随意掷出一记空心球的“篮球奶奶”朱淑媚,只能“快乐”地回答:我姓朱。

(摘自10月11日《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周发】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