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助力与回馈 蓝筹股中集和资本市场的故事

助力与回馈 蓝筹股中集和资本市场的故事

中国证券报2012年10月11日04:21分类:新华社报刊

助力与回馈 蓝筹股中集和资本市场的故事

本报记者 马庆圆

2012年9月22日,中集集团在深圳举行了投产30周年庆典。这家诞生于深圳蛇口、一度因濒临倒闭而被迫转产的集装箱厂,而今总资产和销售额均超过600亿元,已成为在全球拥有150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的跨国集团。

从行业上讲,这是一家标准的制造类企业,有观察家干脆称其为“打铁”的人,还有研究者将它的业务比喻为“打箱子”、“装轮子”、“搭架子”。然而很难想象到它将“打铁”演绎到如此程度,不但成为了全球集装箱老大,还在登机桥和专用运输车辆领域也做到了世界第一,其多元化版图已涵盖到能源和化工装备、海洋工程共九个业务板块。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这是一家成长型的蓝筹公司。早在2001年,它就在国泰君安研究所评出的“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100家上市公司”中位列榜首。而在2011年全球经济发生波动的情况下,它依然实现了近37亿元净利润的历史最好业绩,每股收益高达1.39元。

从公司治理结构看,这是一家两大股东持股比例相近,形成相互制衡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较早解决了中国企业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问题。两大股东的制衡和稳定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建立,使中集把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利益作为企业发展最根本的目标,提出了“国强民富,共同事业”的文化理念,确立了以业绩为主导的激励机制,实现了企业的高效管理和持续发展。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艾丰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中集集团三十年交出两份答卷:前二十年交出的第一份答卷,证明中国企业可以在国际竞争中发展成世界级公司;最近十年交出的第二份答卷,其核心内容是———中国企业只有抓住自身转型这个关键,才能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的挑战。

作为中国股市的观察者,我们认为中集还交出了一份答卷,其上市后的历程书写了一个资本市场如何成就一家公司走向辉煌,创富的公司又怎样回报资本市场的经典故事。而今,中国经济正坚定地走在转型的道路上,希望中集的故事让人们更冷静地看待未来,燃起更多信心和希望。

上市锻造筋骨 “打铁者”成就大业

1994年招股上市无疑是中集发展之路上最为重要的里程碑。它在获得资金后进行了快速收购兼并和扩张,把握住了全球集装箱制造中心转向中国的历史机会,两年后就做到产销世界第一。上市的好处还在于,它自此用公众公司的规范来管理子公司,财务管理更加可控和健康,也获得更多资源支持,从行业领先者一步步做到行业领袖。以此为支撑,中集稳步向高端制造业升级。从这个角度说,资本市场成就了中集今日的巨大成功。(提要)

1992年10月,英国的《国际货运》杂志在显著位置报道了中集十周年庆典,此时它已是一家虽规模不大、但获得越来越多国际客户的的集装箱公司。也就在这一年,广东肇庆人麦伯良担当起中集的代总经理,这位小个子年轻人在1981年底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中集,成了中国最早的集装箱工程师,而此时他已经坚定了做世界最大集装箱企业的雄心。

麦伯良预期,中国外贸的持续增长会引起集装箱需求快速增长。由于运输成本在集装箱价格中占有很大比例,产品需就近发货,而当时国内集装箱厂已多在沿海地区投产,主要港口基本被占领。中集当时在产品质量和管理模式上已具优势,趁着市场尚未走出低迷进行收购是为扩大产能最好的办法,但苦于缺乏资金。

刚成立不到一年的深圳证券交易所让公司看到了希望。中集决定实施两步走的股票筹资方案,先进行内部股份化改组,再公开招股成为公众公司。1993年1月,中集先发行内部员工股筹集资金1000万人民币。1994年1月,利用深圳市政府最后一批地方上市额度,深中集(中集集团原上市股票简称)发行A股、B股筹资2亿元人民币,随后股票在深交所挂牌。但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家公司日后能名动全球。

它招股后不足半年,管理层就为挽救低迷的股市暂停了新股发行。有人说中集运气好,其实它更似个“自助者天助”的样本。这家由招商局集团和丹麦宝隆洋行合资的集装箱厂于1982年投产,四年后由于航运市场萧条和内部文化冲突被迫停产转业,员工从330人裁员到59人。留下的人顽强求存,转产的钢结构产品几个月后艰难地打开香港市场重现生机。1987年股东邀请中远集团进行重组后,中集重操集装箱主业,很快建立起面向市场的技术、生产、采购等完善经营管理模式。

与早期国企上市不同,抢到宝贵资本的中集旋即开始了筹划已久的并购。1994-1995年间,它先后并购了大连货柜工业有限公司(1993年中集因缺乏并购资金已先实施承包经营,并在华北建立了生产基地)、南通顺达集装箱厂和广东新会大利集装箱厂,这些公司要么资不抵债,要么因缺乏竞争力走进死胡同,但在获得中集输入的特区式管理方法和定单后很快重现生机。到1996年,中集通过集团化运作,逐步形成市场、采购和资金集中,制造分布的运营体系,其集装箱市场份额首次超过韩国现代和进道,上升到全球第一位。其后,中集不断丰富产品线,并把集装箱———这一机械产品中结构最为简单的品种做到质量不简单,成为产品国际标准的制定者,奠定了行业领袖的地位。

资本市场对中集集团的扶植,绝非仅仅让它“淘到一桶金”这般简单。上市之后,中集集团很快地实现了华北、华东、华南三大沿海区域的生产布局,它用公众公司的规范来管理众多子公司,使自己的财务管理更加可控和健康;上市之后,资产负债表的改善、财务信息的透明让中集赢得更多金融机构的信任,持续融资的规模和效率都明显提升,早在1996年,它就已在美国发行了商业票据。上市之后,中集赢得了形象和声望,吸引了潜在的合作伙伴和购并对象,公司的产业整合和延展多元化业务更加顺利地推进,快步参与国际竞争;上市之后,中集设计了更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股权激励后来也付诸实施,有能力的员工自此更为忠诚,公司发展更加稳定。

资本市场就是这样一个魔箱,它能让你脱胎换骨。

到1999年,中集集团已连续三年排名集装箱生产全球第一,该领域收入占到全部营收的96.4%。早年饱受过强周期起落之苦的中集加快了多元化之路,经过探索和实践,将公司使命定为“为物流、能源行业提供高品质和可信赖的装备及服务”。基于新的战略要求,中集于2003年11月实施了A股增发,由于公司最近十年收益增长十倍,在熊市中依然获得到投资者追捧。

或许很多熟悉中集股票的投资者都未必留意到,今日的中集集团正从海、陆、空全方位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当你在国内机场登机的时候,有85%的可能走在CIMC(中集标识)的登机桥上。至今,中集天达已经为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70多个机场提供了近2800多条登机桥,全球份额第一。

———当你行驶在公路上的时候,旁边穿梭的冷藏车、箱式半挂车或者重卡车很可能就有CIMC标志,已经成为全球专用运输车辆老大的中集如今已走过粗放扩张,开始不断优化物流车辆的内涵。

———当你在大海上远航的时候,也可能与中集不期而遇,除了全球码头上那些CIMC的集装箱,你还可能看到中集来福士建造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巴西和挪威都已经购买了它的产品和服务。

……

在资本市场助力之下,中集已经由昔日一个“小作坊”成长为中国制造的标杆公司。如今,它在中国以及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拥有150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员工超过6.4万人(其中海外员工超过2000人)。2012年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推出的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中集列第75位。2010年,《财富》中文版发布2010中国500强企业,中集居128位。2009年,中集被列为福布斯“全球2000领先企业”第1397位。2008年,中集集团被列为“2008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第49位,“中国国有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榜”第39位,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40位。2007年,“CIMC中集”牌集装箱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选为“中国世界名牌”。

“三十而立。”中集不但长大了,还在谋求升级。它从劳动密集型外贸产业出发,不断自发地进取高端制造行业,它正在进军的海洋工程是国家从战略高度推动的高端产业;它从蛇口的小渔村走向了全球各地,有胆气与国际巨擘叫板竞争,向世人刷新着中国制造的传统面貌。

分红回报股民 蓝筹挺市场脊梁

上市18年来,中集集团在业务快速扩张的情况下,向股东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仍高达为73.2亿元,约为在资本市场累计融资金额的三倍,让投资者除了获得股价上涨的收益之外,还安稳地享受到真金白银的回报,这在机械类上市公司中非常少见。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公司具有良好的治理结构,管理层既要追求业绩持续增长,又能把投资者回报放到重要位置。这样乐于回馈市场的蓝筹公司越多,中国资本市场的脊梁才能越坚实。(提要)

“打铁”的中集既无“圈钱病”,又非“铁公鸡”。

自1994年1月公开招股上市以来,在1996年、1997年两次增发过B股,其后直到2003年11月才在A股市场进行了第二次融资,时间相隔近十年。最近九年,从未在股市融资。

上市18年,中集集团在资本市场累计融资仅为24.66亿元,远远低于分红金额。这家公司一直坚持将利润的三分之一回馈股东,三分之二用于经营,仅有2002年需要资金发展新业务才没有分配红利。2011年公司每股收益达到1.39元,实施每股派现0.46元(税前),派息率达3.3%。

多年以来,中国股市产生了一些像中集这样注重分红的公司,但也有一些公司长期处于乐于融资、却分红吝啬的尴尬局面。投资最根本的参考标准之一就是股息率,但中国上市公司整体股息率一直较低,平均仅在1%左右,远低于美国等海外成熟市场。针对此弊端,监管部门反复强调,红利是投资者回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股票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是资本市场正常运转的基石。同时,监管部门还呼吁投资者应购买蓝筹股,而“蓝筹股”在教科书上的定义就是那些经营业绩较好,具有稳定且较高的现金股利支付的公司股票。

在上市之后的大多数时间里,中集都被看成中国股市绩优股的代表,尽管2009年也曾受金融危机影响而业绩明显回落,但大多数年份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实现了20%-30%的增长,这种高盈利能力无疑是股东持续回报的根本所在。这种成绩,固然与中国外贸兴盛的大背景相关,但也足见其超人的经营能力。

观察家认为,在中集的身上有着典型的“蛇口基因”,这使其无论顺境、逆境都能爆发极强的竞争力。这种基因的主要标志是:敢为天下先的性格,宗教般的企业精神,强大的执行和变革能力,强烈的危机感。而事实上,与中集一样发源于蛇口工业区的招行、平安,还有未上市的华为等,都呈现出此种特点,也正是这些企业构成了中国公司的领先军团。

研究中集集团多年的郑贤玲博士认为,造就“蛇口基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年袁庚坚持通过主要股东等比例持股来避免“一股独大”的思路,让企业免遭干预,以此激励出精明强干的企业管理人。中集的公司治理就清晰呈现“蛇口制衡”的特点,这是其三十年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

招商局集团与丹麦人合营之初,中集就已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1987年中远入股之后,与招商局有效制衡,两大股东从不直接干预企业。中集董事会为8人结构,其中中远集团2人,招商局集团2人,再加上公司内部董事麦伯良和3个独立董事。所有的投资决策都由管理层提出交董事会讨论,任何两方“勾结”都不构成绝对话语权。这种结构使公司形成简明高效的决策程序,董事会赋予管理团队具体经营决策权,严格遵照制度对经理人进行充分的激励和约束。如此既调动了高管层的积极性,又避免了经营过程中可能的重大失误。

而中集的“蛇口基因”同时叠加了“海洋文化”,因为它的大股东招商局、中远集团都是具备开阔视野和国际化运作经验的大公司。故此,中集在弱小之时便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并从来都从全球视角来决定自己的发展策略和路径。

有了上述种种,中集虽为“国有”却胜似“民营”,职业经理人上升为获得充分授权的“事业管理人”。麦伯良和他的管理团队———这群“老板”能够在全球视野内寻找机会。了解中集的投资者不会忘记,在2006年收购荷兰博格工业公司遭遇欧盟反垄断调查受阻后,中集不懈地调整方案终于在次年完成这宗跨国并购,迅速丰富了自己的产品结构并大举提高在欧洲市场的地位。2008年,中集收购新加坡海洋工程企业Yantai Raffles Shipyard Limited(烟台莱佛士)10%股份,经过后续增资和收购股份,2010年实现控股,进入了将可能成为未来公司盈利增长点的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并成功跻身于国内海洋工程装备行业领先企业之列。。让中集管理团队殚精竭虑的,就是如何保持公司基业长青。

追求公开透明 铁杆股民长相伴

在中集的股东大会上有个独特景象,就是十几年来总有些不变的老面孔,这些投资者对中集似乎有着异乎寻常的偏好,尽管经历惊涛骇浪最后也未曾动摇。让他们笃定中集的,不仅仅是多年持股获得了丰厚回报,还在于他们能及时了解中集的经营战略和动向,并对此予以认同。他们敢于重仓持有中集,赌的就是与这家公司共同成长。(提要)

年近八旬的王丽华老人堪称中集最忠实的守望者。80年代中期,曾供职包钢研究院的她来到深圳,在中集上市后不久买入其股票。成为“股东”之后,她每次经过盐田港码头时,看到那些五颜六色的集装箱就充满激情,她知道自己全家的财富正是因此而增长。当中集加快多元化步伐后,上了年纪的王丽华很难再全面把握公司动态,便转为对麦伯良管理团队的专注。

参加中集股东大会几乎成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每次都要提问。开完股东大会总是能看到她拿出馒头来啃,喝起自带着凉开水。她说:“我们这批人是倡俭起家的,对此麦总可能比我更能感同身受。”此言非虚,在当年中集被迫转产钢构件时,时任副总经理的李启元每天都背着图章和五个馒头出门,到香港那些素不相识的公司、陌生的工地上承受着冷脸求订单。

2008年,金融大海啸引发全球股市恐慌,中集B股也跌至3块多。王丽华不顾儿女的极力反对,四平八稳地坚守着中集股,她认为中集近十年能给股东创造年平均接近17%的收益,此次也必定能转危为安。她的孩子偷偷将其持有的中集股抛掉了一部分,这让她十分气恼,为此她专门去证券公司重置了密码。

但中集更多的“铁杆股民”都是些专业能力较强的个人投资者,他们“厮守”中集最重要的原因,主要是这家公司机制公开透明,自己可以及时跟踪其信息,做出独立的研究。长期持有中集股票的徐先生说,让他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中集不但总是详细地公布自己的业务规划,自2007年后还开始在网站公开年经营目标、利润目标,甚至市值目标。在他看来,其他的公司不会这样做,但这对长期投资者非常重要,有助于对一家公司更加清晰地审视和判断。尽管中集未必一定达到目标,但有目标的公司一定比没有目标的值得投资。

这些长期投资者对中集的了解,比起专业分析师毫不逊色。他们把自己的身家都压在中集上,由不得一点马虎和懈怠。2010年中集新进军的海洋工程业务发生11亿元巨额亏损,则让中集的铁杆“粉丝”们无比揪心,尽管已预期中集进入这样的新业务代价不小,但他们还是担心中集这次是否真的出现偏差。为洞悉实际情况,徐先生等一帮投资者专门去烟台考察中集来福士公司,了解公司目前手中订单的情况,从财务上分析亏损原因的实际构成。当他们得出结论———中集海工业务起点很高,这种战略亏损大约两年内就会扭转时,就坚定了继续持股的决心。

资本市场最不缺的就是考验,做中集的“铁杆股民”确实需要“钢铁意志”。

2005年春节前夕,一家杂志刊登了三位财务专家的文章《七问中集》,再度掀起市场波澜。在2001年到2005年的大熊市中,中集的股价却特立独行持续走高,文章的作者分析中集的报表后对财务信息真实性提出质疑。此事源于那几位财务专家对集装箱行业特点和中集的财务制度不够了解,中集对诸多问题发布公告逐个解释以正视听,维护了自己的信誉。而对中集的投资者来说,这又是一次惊魂之旅。

到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让高歌猛进的中国制造陷入谷底,迅猛发展的中集竟然到遭遇集装箱业务14个月没有订单的情况,中集投资者更是吓出一身冷汗。

在中集顶住了一次次严峻考验后,他们对中集管理者的信任更足。“中集这样的强周期行业,搞多元化是正确的。它现在有那么多业务板块都做到第一,换其他国企差不多就没动力前进了。但是老麦一直在往前走,拼命把事情做到极致。”他们说,投资中集就是要和这家企业实现共同成长。

2002年,麦伯良参加央视《对话》节目时,代表中集员工做出了“给我15年,还你一个世界级企业的承诺”。这个承诺是中集人共同的梦想,也是他们挑战新目标的动力。

不辱时代使命  追梦人应获掌声

尽管三十年发展已经铸就辉煌,但中集今日的愿景已经提升到成为所进入行业的受人尊重的全球领先企业,并提出了在2017年争取进入世界级企业,全集团收入力争达到1200-1500亿元的五年战略目标。同时明确了“稳中求进、战略聚焦“的总策略。他们认为这个目标虽然很高但并非遥不可及。我们期盼它能梦想成真,也期盼中国资本市场涌现出更多的世界级企业,这同时意味着中国有了伟大的资本市场。(提要)

2012年9月22日,中集集团在深圳洲际酒店举行的30岁生日庆典别具一格。它并没有停留在总结过去的荣耀上,而是更关注未来之路。在庆典核心环节“战略与领导力论坛”,中集邀请陈锦华、陈清泰、艾丰、马蔚华等政府和企业领袖进行了脑力碰撞,探讨提升企业领导能力话题。

实施“领导力发展计划”,是中集正在进行的一次“整体升级”行动的核心内容。包括麦伯良在内的所有中集人都知道,在公司多元化发展之路快速前行的今日,依靠一人将企业再带向一千亿、两千亿,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中集必须要产生许多优秀的领军人物,才有可能实现世界级企业的目标。

此次升级是在两个背景下发生的,一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环境已发生变化,中国经济的增速在放缓,高投入、高增长、高污染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人口红利逐步消退。二是中集已从业务相对单一的企业,发展成涵盖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装备、海洋工程和机场设备等装备制造和服务的多元化企业集团,未来中集要想发展必须从改造自己入手。

作为中国制造的代表性企业,中集要将自身升级与中国的产业升级战略有效结合。中集坚定地从事海洋工程这样高难度业务,就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期和判断:从中国国家战略讲,海洋意味着未来,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是重要发展方向。无论如何,将来中国一定会成为海洋工程的制造强国!

麦伯良总是强调:“海工行业的前景对中国制造业,对中集又意味着什么?一个钻井平台,相当于一个小城镇,既要工作又要生活,集成这样一个平台对制造技术和管理提出很高的要求,这就和中国制造业及中集的发展方向一致。我们海工业务发生了战略性亏损,但我们希望人们能够多一些耐心,多给我们一点时间和支持,海洋工程可称是中集的'后天’”。

“后天”,这也是一部美国灾难大片的名字,或许不少人对中国制造业的前景产生了深深忧虑。然而,对于中集人来说,“后天”意味着升级,意味着与国家能源战略契合,意味着自己将会创造更大的辉煌。

也许我们不知道,中集战略升级行动会不会成功,世界级企业目标何时能实现。但全球经验已经证明,资本市场伟大的博弈将催生伟大的企业,而有了一批伟大的企业之后,也将提升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中集只是中国优秀上市公司中的一员,而这些公司上市后的发展历程也已表明,他们与资本市场和价值投资者可以双赢,未来也将继续实现双赢。

中国经济的产业升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资本市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使命,应该给与先行者更多扶助和鼓励,应该给梦想者一些掌声。

【责任编辑:周发】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