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中国证券报》:投资中的“第三人效应”

《中国证券报》:投资中的“第三人效应”

中国证券报2012年09月12日04:01分类:新华社报刊

□兴业全球基金 田雨松

就在许多投资者都对市场近乎绝望的时候,市场终于在近日迎来了一次强力反转。这次的涨势,如同在沙漠里行走多日看到水源一般让人喜出望外。但是,这究竟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还是真实的反攻信号,你将会如何做出自己的判断又将如何行动呢?

传播学中有一个经典的传播效果理论,叫做“第三人效应”。它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当人们接触到含有说服性的内容时,会认为这些信息对其他人的影响力大于对自己的影响;二是人们倾向于根据信息对他人的影响而采取行动。我们不妨可以借用这个概念来理解投资者此时的反应与行动。

一些投资者也许会这样认为:“虽然出现了一次大涨,但这不能影响我的投资决策,这些只能影响那些容易因市场情绪而左右的普通人”。这就是第三人效应的第一层含义,在这种传播心理机制下,人们做出的决定可能会由于过于自我膨胀而出现问题,也就是忽视了市场情绪对市场的作用。此时如果不以他人可能的行为而采取相对应的行动,又有可能误判了形势从而蒙受损失。中国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彭文正教授的研究显示:媒体上传播的利好或利空的消息,即便再没有根据,只要第三人效果在部分投资者的行为上得到体现,那也会影响实际的涨跌情况。

而另外一些投资者,当市场上出现一些状况的时候(即便与自己不是直接相关),则倾向于把自己的行为建立在预期或认为他人会产生反应之上,这其实就是第三人效应第二个层面的体现。简而言之就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从而在投资当中迷失了自我。

此外,还有一些投资者可能会在两种情况之间游离,他们一开始能够坚守自己的投资决策,当市场情绪发生变化的时候依然不为所动。但现实总是难以捉摸,很有可能发现市场并没有沿着他们设想的情况发展下去,而是沿着“第三人”的做法在发展。趋势一旦建立,就很难消除,这会逐渐开始影响坚守自己投资策略的那些投资者的心理,如果他们此时倒戈,反倒更容易被套牢从而遭受更大的损失。

“第三人效应”很多时候不自觉地影响着投资决策,那么如何减少这方面的干扰呢?一方面时刻提醒自己最初的投资依据是什么,这些股票或者基金的基本面有没有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又要对市场情绪保持高度的敏感,借势而为。当然,这都需要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勇气。对于经验比较欠缺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坚持自己的基金定投也许更为妥当,因为市场突然高涨,至少不会让你头脑发热而匆忙冲进去。

【责任编辑:周发】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