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动态 > 概念炒作屡现机构身影 散户遭殃(2)

概念炒作屡现机构身影 散户遭殃(2)

http://stock.xinhua08.com/来源:经济参考报2012年05月08日07:15

核心提示:投机在A股市场从来不缺土壤,大小庄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违规事件层出不穷。然而,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之后,被管理层寄予稳定市场厚望的以公募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却成了投机炒作的一大主力,热衷于追逐题材概念,操作散户化,把价值投资理念抛到了一边,在市场及个股的大幅波动中助力颇多。

重组概念炒作更疯狂

在重组概念的炒作中,机构更是疯狂。从年报披露的全部持股明细来看,截至2011年末,共有116只基金持有ST类股票,持股总数达4.07亿股,持股总市值达29亿元。其中,海富通旗下4只基金集体持有ST皇台;鹏华基金旗下多只产品集体持有ST中基;银华基金、建信基金则集体持有*ST领先。

2000年网络股掀起狂潮,此后,A股每年都会上演概念性炒作行情。2006年、2007年的资源股概念被热捧;2008年至2009年,国家战略区域规划及产业重组概念被点燃;到2011年,石墨烯、高送转、稀土矿产、生物医药、锂电、磁材、生物医药等概念开始层出不穷。

然而,“长期以来的事实表明,题材概念炒作大多是'南柯一梦’,半数以上投资者将面临亏损。”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2011年,冠昊生物、西藏发展、中国宝安等11只典型题材概念股炒作期间平均涨幅84%。其中,冠昊生物股价从2011年7月6日的最低价每股32.28元,一度炒至8月24日的最高价每股84.90元,短短一个半月就上涨126%。但是,一个月后,冠昊生物就经历了过山车,直至今年1月6日,该股跌至每股38.1元,较最高价跌逾55%。冠昊生物首次停牌后至第二次停牌期间,追高买入的投资者亏损面达到82.79%。

机构投资者本应成为稳定市场、引导价值投资的重要力量,但在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却成为参与市场炒作、大肆投机的一大主力。专家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同中国证券市场的土壤以及没有相关的制衡机制有很大关系。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在成熟的市场,机构投资者就是一个组合投资者,一般着眼于长期投资,其配置一般要包括一些抗周期的板块,同时还要有一些成长风险的部分,其持股期一般比较长,不轻易改变组合结构。但在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一个大散户,快进快出,频繁换仓,是一股带有很强投机色彩的力量,也放大了市场的投机氛围。

董登新表示,每一个概念的炒作,每一个题材的挖掘,都是机构在作祟,散户不过是跟风。这些大机构以各种题材概念忽悠散户,然后率领散户一起短炒。这是长久以来机构适应这个市场生存的一种方式,要改变机构投资者的这种投机行为,首先要改变市场的环境。

“在目前这样的市场环境和制度基础上,机构大举投机只是顺势而为。”董登新表示,市场提供了投机的温床,没有淘汰机制的市场就是赌场,反正不会退市,所以机构敢于在垃圾股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在A股市场,散户成为了机构的博弈对象,这是十分可悲的。”他说。(蔡颖 吴黎华)

【责任编辑:王婧】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