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2.5版 分拆上市前景下的长虹潜力股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1-08-05 07:47
本文导航
  1. 1.
  2. 2.
  3. 3.

  从2009年起,在“三坐标”发展阶段充分蓄势基础上,为加快各产业的价值提升,长虹提出了“三个转型”战略,其中包括从纯制造业向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服务业转型。需要指出的是,“服务业转型”并非重新去做一个新服务产业,而是基于目前长虹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产业基础之上。换句话说,是介于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2.5产业。

  长虹开启向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服务业转型,一方面是要练好内功,不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和市场化能力,实现其竞争力和价值的快速提升;另一方面是顺应行业发展变化要求,逐步完善服务业务集群,以服务实现价值。对实现“千亿长虹”目标及未来5年发展目标而言,服务业转型对长虹实现价值与规模双增长影响深远。

  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服务业将成为长虹价值提升重要驱动力

  长虹之所以要面向服务业转型,一方面是因为外部宏观环境和行业发展的深刻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长虹自身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和能力,这些因素均为长虹面向服务业转型提供了战略性机会和弥补制造业先天不足的市场良机。

  从外部环境来看,首先,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高达60%-70%相比,目前国内第二产业(即制造业)占GDP比重超过50%,占比重仅为20%左右的第三产业仍处于较低水平。这表明,随着中国持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服务业正处于战略转型机遇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其次,国家的 “十二五”规划,大力支持新兴产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是未来国家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也给长虹的服务业转型带来了一些政策性机遇。再次,伴随经济全球化,信息产业加快向中国尤其是西部地区转移,制造业的大量相关外包服务已成为一种行业发展趋势,给长虹面向服务业转型也赋予了行业和区域发展的竞争优势与战略性机遇。

  另外,从长虹在服务方面积累的基础与能力来看,作为身处中国西南内陆、远离海岸线的唯一一家百亿规模的电子型企业,地理位置受限,导致周边区域无法获得所需的第三方相关配套服务,为了支撑自身制造业发展,长虹多年来投入巨资并已建立包括研发、物流、信息化服务和售后等在内的所有相关配套服务产业。从这个角度看,长虹针对主业制造业的配套服务业布局,也早已具备了大服务概念。

  但是,这一针对主业制造业的配套服务产业发展模式,尽管给长虹带来超越其他企业一些配套优势,但在专业性、针对性和运作效率等方面与专业第三方服务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同时,针对主业制造业的配套服务产业过去仅为长虹内部服务,受制于规模限制,也限制或影响了长虹发挥其整体资产效率。例如,在长虹8万多员工中,制造业之外从事相关服务业的员工比重达到了40%至50%,表明长虹服务产业从资产到人员都已具备了相当规模,服务业的水平和能力将决定了长虹的制造业水平。

  如今,通过信息化可以实现全球服务,如果能加快实现由制造业向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服务业转型,将长虹现有的相关配套服务业务充分市场化、成熟化、专业化甚至资本化,对长虹制造业及其他产业发展将构成有力的支撑,弥补长虹大部分制造身处内地的先天区域劣势。所以,提高相关服务业务的资产使用效率,将成为长虹提升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王婧】
已有0人参与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快速登录
返回新华0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