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亚太区金融科技并购强劲反弹 支付赛道成为“香饽饽”

新华财经上海826日电(记者胡洁菲)作为增强产业协同效应、盘活现有资产的重要途径,并购重组一直在资本市场广受关注。疫情以来,受益于数字科技的发展,金融企业的投融资也变得更加便捷和频繁。多份报告显示,今年以来亚太区金融科技领域的并购活动强劲反弹,尤其是疫情以来,中小型金融企业融资普遍存在困难,为大企业带来更多并购机会。专家认为,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并购从业者首先应当重新审视战略,规划路线图,同时加强调查研究,确保并购效能最大。

疫情推动行业整合,亚太科技金融并购回弹

毕马威近日发布的《金融科技动向》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吸引投资13亿美元,高于2020年下半年9亿美元的水平,创2019年下半年以来新高。

报告同时显示,上半年,包括企业并购、私募基金投资和风险投资交易在内的全球整体金融科技融资额创出新高,投资额从2020年下半年的871亿美元增至2021年上半年的980亿美元。亚太地区的金融科技投资(包括企业并购、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投资)和交易活动总额也在上半年强劲反弹。继2020年下半年进行的357宗交易的投资额降至47亿美元后,2021年上半年进行的467宗交易投资额上升至75亿美元。

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黄艾舟表示,中国的金融科技市场非常成熟,部分细分市场的行业领军企业正在涌现。上半年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聚焦小型交易,专注于金融科技各赛道中成熟度较低的领域,如B2B服务、财富科技、保险科技等。

这一趋势得到了标普全球市场情报公司的验证。其近日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亚太地区的私人金融科技公司的收入为3.25亿美元,同比增长40%。这使得亚太金融科技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的资金总额达到55.6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有望接近疫情前的最高水平。

标普全球市场情报公司金融科技分析师Celeste Goh认为,亚洲金融市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下,利用数字技术普及的东风,科技初创公司筹集资金的速度比以往更快。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将收购视为一种增长机制,相对轻松的融资可能推动更多的并购活动。

支付、加密货币表现突出,细分赛道潜力可期

毕马威的报告还发现,虽然上半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没有迎来大型风投交易,但从产生的1亿美元以上风投交易来看,资本对金融科技初创企业的关注已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比如加密货币。毕马威中国财务咨询合伙人龙柏升认为,中国香港已成为亚洲区块链和加密货币中心,也汇聚了相关顶尖人才,随着中心化金融(CeFi)参与者希望通过收购来扩展实力,以及投资者纷纷寻求从加密货币这个最令人振奋和增长最快的资产领域之一获利,预计未来与之相关的大量并购活动将陆续出现。

与此同时,支付行业表现亮眼。支付行业可以说是亚太地区最成熟的金融科技领域,在标普全球市场情报跟踪的六大金融科技类别中,它一直是资金量排名前列的细分领域。不过,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这一行业资金通常不成比例地流入大型成熟企业。比如,在今年二季度,支付企业16.5亿美元的总融资中,成熟金融科技公司的六轮大型融资占81%。小型支付企业难以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也客观上增加了成为大企业并购对象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中国企业的影响力不可忽视。比如,在东南亚市场,腾讯控股和蚂蚁集团通过在六个关键市场的领先支付运营商中持有战略股份,在该地区建立了重要的影响力。例如,腾讯在东南亚的投资组合包括印度尼西亚的Gojek、菲律宾的Paymaya以及具有地区影响力的Sea有限公司。另一方面,蚂蚁金服投资了菲律宾的Mynt,印度尼西亚的Dana,泰国的TrueMoney等。

不过,贝恩公司资深全球合伙人、亚太区兼并收购业务主席梁霭中也提醒,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并购从业者首先应当重新审视战略,规划路线图;其次,拓宽并购思路,将公司风险投资、合伙和少数股权投资等纳入战略范围;再次,进一步推动并购流程的数字化。同时,在实践中,建议企业可以延伸调查角度,将公司文化、可持续性、消费者细分等纳入评估范围。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林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