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4月7日

新华财经北京4月7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物价上行空间有限 降准降息可能性不大

最近一段时间,通胀又成为市场关注的热门话题,物价数据颇受关注。市场人士预期,即将公布的3月物价数据将进一步走高。今后一个时期,通胀风险可能有所抬头,但预计不会成为突出问题。从需求端看,货币供应边际收敛与消费回升力度有限共同制约核心通胀上行,再考虑到猪价向下的牵引及工业品或已步入涨价后周期,今年国内物价上涨幅度有限,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明显约束。央行降准降息可能性不大。

•集中公布29条投行业务违规处罚信息 证监会持续强化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

中国证监会网站6日集中公布29条投行业务违规处罚信息,涉及中山证券、中信建投证券、海通证券、中金公司、国金证券、东方证券和五矿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相关机构及其业务负责人被采取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等不同程度的监管措施。业内人士指出,证监会多次强调“零容忍”,严惩“带病闯关”,强化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这意味着监管部门将保持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大执法问责力度,以严监管倒逼中介机构归位尽责。

•47家化工企业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 逾九成预喜

化工行业一季度业绩靓丽。根据数据,截至4月6日收盘,申万化工一级行业中,已有47家上市公司披露一季报业绩预告,除宏达新材一家续亏外,其余46家上市公司业绩均报预喜(预增、扭亏、略增),预喜比例高达97.87%。其中,鲁西化工预计一季度净利增长逾50倍,天铁股份预计一季度净利增长逾60倍,多氟多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增长逾70倍。产品涨价、需求旺盛及新增产能释放等因素助推相关公司业绩大增。

•揽入672亿元!2020年券商投行成绩单揭晓 谁是最大赢家?

去年是券商业绩大年,投行业务收入尤其突出。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2020年度经营数据,证券行业2020年实现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672.11亿元,同比大幅增加39.26%。在已公布投行业务收入的25家公司中,头部券商优势明显,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和海通证券、国泰君安证券投行业务收入排名前五,占据全行业投行业务收入的40.72%。

上海证券报

•深市两板合并完成 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4月6日,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正式实施,真爱美家、中农联合、华亚智能等3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并在深市主板上市。这是继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顺利实施后,资本市场又一项重大改革成功落地。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质量完成两板合并,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的重要安排,对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季度全球经济复苏有望超出预期 境外资本继续看好中国

国疫苗接种速度加快,加上财政措施仍在加码,全球经济一季度显著复苏。国际组织近期纷纷上调经济增速预期,中外机构也普遍预期,二季度全球经济复苏有望超出预期。中国市场获得机构坚定看好。渣打银行日前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59%的受访机构表示将“开始投资中国”或“增加对中国投资”,95%的机构表示中国市场对其“最重要”或者“日益重要”。

•老虎系基金“出没”A股 调研路径曝光行踪

被誉为对冲基金界教父级人物的朱利安·罗伯逊,在1980年创立了大名鼎鼎的老虎基金,因为接连亏损关闭了自己的基金后,扶持了一些曾在老虎基金工作过的员工,这些对冲基金管理人组成了Tiger Cubs,也就是老虎系基金。今年以来,部分老虎系基金已经在A股“出没”,虽然未出现在上市公司披露的十大股东名单中,不过其调研路径却让这些低调的“老虎”暴露了行踪。

•政策支持力度足 制造企业迎来良好创新环境

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近期陆续落地,各类制造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创新环境。记者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看到,2月初至3月底,与鼓励创新相关的文件多达28份。记者还了解到,主管部门接下来还有一系列支持企业创新的措施出台。

证券时报

•券商密集发布4月金股组合 20股获重点关注

截至4月6日,天风证券、国金证券、兴业证券等共32家券商发布4月金股组合,合计推荐261只金股,其中20只个股获3家及以上券商推荐。分行业来看,银行和计算机各有3只个股上榜,数量最多;电气设备、公用事业、化工、食品饮料和休闲服务均有2只个股获券商推荐。

•上市公司拟派现超9400亿 大手笔分红亮眼

随着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0年年报,一批高派现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也浮出水面。截至4月5日,A股共有1287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2020年年报,其中954家拟进行分红,派现金额超过9400亿元。不少公司在现金分红上的出手颇为豪爽,目前已有百余家公司股息率超过3%,更有5家公司股息率超过10%。

•“一锤子买卖”式不合理分红须警惕

时值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季,与往年相比,上市公司慷慨解囊,高比例分红成为一大看点。已披露年报的公司中,百余家股息率超过3%,更有5家公司股息率超10%。来自公司的“大红包”固然展现了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回报投资者的意识,赢得了投资者的叫好,但也应注意到,个别公司超高比例分红已引发监管关注。

证券日报

•25家百亿元级私募持有市值285.8亿元 制造业成“大块头”

记者根据117家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数据统计发现,目前有25家百亿元级私募出现在流通股中,其中,不少个股更是成为百亿元级私募重仓对象,百亿元私募合计持有市值高达285.89亿元(以3月31日收盘价计算,以下相同)。从板块分布来看,制造业企业几乎成为这些私募一致持有的对象,例如高毅资产在持有的21只个股中,19只属于制造业板块。

•外资首季“扫货”保险股 对中国太保持股量猛增43%

今年一季度,外资持续加码顺周期保险股。数据显示,外资今年一季度对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4只A股保险股均进行了增持。其中,外资对中国太保的持股量大幅增长43%,对新华保险持股量也大增20%,“扫货”迹象明显。

•银行数字化进程加速 年内431家网点“关门”

近年来,银行线上业务正在加速发展,已经有不少银行网点的功能越来越多地迁移到了线上,超过90%以上的零售业务都可以通过手机办理,到银行线下网点办理业务的人逐渐减少。同时,银行ATM机的数量也随之缩减,物理网点的关停量仍在持续增加。随着人们支付习惯和业务办理习惯的改变,银行也在进一步优化调整线下网点,加快推进线上业务的全流程数字化转型。


编辑:穆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