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调查】现场检查下撤单为何激增?——聚焦IPO发审“窘境”

新华财经北京3月26日电(记者闫鹏、吴燕婷) 年初以来,IPO审核从严气息始终萦绕在市场间,近期在现场检查之下,IPO密集撤单现象更是加重这一印象。截至3月25日,A股IPO申报排队企业超过700家、处于辅导阶段企业超过2000家。在企业踊跃申报上市情况下,为何现场检查之后撤单增多?IPO发行审核面临哪些问题?又该如何化解新一轮“拥堵”?新华财经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不少中介机构“穿新鞋走老路”

日前,市场对IPO收紧猜测有增无减,这源于最新一轮现场检查之下的密集撤单潮。1月3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举行了首发企业信批质量抽查名单第28次抽签仪式,不到一月时间内,被抽中的现场检查的20家企业中竟有16家主动撤回IPO申请,撤回率高达80%,这被市场解读为IPO审核从严的信号。

如是资本董事总经理张奥平认为,IPO现场检查高比例撤回申报材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原因是发行项目本身存在瑕疵,另一方面是因为保荐机构为了赶进度,强行“赶鸭子上架”,导致项目的执业质量不高,经不起检查。

从监管层的表态来看,现场检查之下高比例撤单原因更多在于中介机构未发挥好“看门人”作用。

“据初步掌握的情况看,并不是说这些企业问题有多大,更不是因为做假账撤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保荐机构执业质量不高。从目前情况看,不少中介机构尚未真正具备与注册制相匹配的理念、组织和能力,还在‘穿新鞋走老路’。”证监会主席易会满3月19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说。

实际上,从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起步,再到创业板实施“存量+增量”改革,得益于发行上市条件更加精简优化、更加包容多样,2020年以来逾275家首发企业注册制上市,但这同时对信息披露要求更加严格,对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要求更高。

记者调查了解到,不少IPO申报企业想趁注册制“东风”尽快上市,有些中介机构也怀着“萝卜快了不洗泥”心态,对申报材料撰写流于形式,甚至很多申报材料都是“半成品”,之后在一轮一轮问询中再完善材料,把交易所审核当成投行的内核质控来把关质量。

国泰君安投行事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许业荣指出,注册制正在深刻改变我国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生态。信息披露绝不能满足于形式上的充分完整,将所有信息“一箩筐”铺在招股书中,而应该是突出业务特点、突出风险因素、突出投资价值,真正提高招股书的可读性和价值导向,做到“精而实”。

多位券商人士表示,在注册制下,保荐机构责任同核准制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保荐机构的执业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各机构要彻底转变思维,用新思维拥抱新变化、适应新要求。总的要进一步强化中介把关责任,督促其提升履职尽责能力。监管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加快完善相关办法和规定。

审核从严下中介机构的“无奈”

实际上,去年年底市场上已流传出IPO收紧说法,随后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曾“辟谣”称,并不存在刻意收紧IPO的情况,并谈到将努力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由此,注册制下效率与质量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显然最终达成的共识是保证质量才是注册制的核心。

如何才能保证IPO企业的优质?业内人士表示,监管机构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不断细化审核的要求、不断要求进行穿透核查,直到企业主动终止或者经住考验。不过,现在严格审核似乎有些事无巨细、矫枉过正了。

有券商从业人士指出,现在审核基本无重点可循,导致尽调也陷入毫无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时,从需要申报文件来看,以实施注册制的创业板为例,申报文件分7个章节,扣除部分不适用文件,平均要申报的原始合同、合规证明、纳税申报表等大大小小有50份左右文件。若是遇到复杂的发行主体,申报文件准备的工作量将更巨大。

“审核对合规性、真实性关注太多,导致中介几乎所有精力都耗在财务核查和股东穿透核查上,招股书大量内容投资者并不关心,可读性越来越差。”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说。

除了首次申报文件越来越复杂,审核问询力度也明显增强。上述券商从业人士表示,今年春节以后,IPO问询也从过去的一轮、两轮,到现在至少三轮起步。这种全面彻底的问询,固然能在最大程度上发现企业的财务问题、规范性问题、潜在风险,但对于企业的价值发现、投资定价帮助却比较有限。

记者了解到,审核趋严还进一步向申报前端延伸,过去“有名无实”的辅导备案被“坐实”。近期,有国内头部券商投行业务相关负责人透露,某地证监局辅导验收前要求提交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银行资金流水,并准备下发辅导工作材料清单文件,其中涉及20项左右需要企业提供。

“很多与企业自身的成色或企业发展无关的细节都要审核,这无形中加大了中介机构的压力,让中介机构身心俱惫。”深圳某证券业投行部负责人表示,IPO审核后若发现问题,由于缺乏明确的责罚规定,审核人员从免责角度,自然问了比不问强,多问比少问强,这些都加重了中介机构的工作量。

市场化价格约束机制有待完善

IPO发行历来就争议不断,监管与市场的角力更是不断。IPO之所以如此受到高度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钟声一响黄金万两”,即“新股不败”的神话和二级市场的高估值。“新股发行没难度,只要批下来了,多差的公司都能发出去,根本没有发行压力。”王骥跃说。

相比于核准制的“可批性”,注册制更强调保证发行人的“可投性”,也就是能为投资者提供更有价值的标的。2019年11月6日,新股昊海生科开盘即破发行价89.23元,成为科创板首个“破发”案例;在2020年9月,曾经出现过上纬新材压着上市市值条件按“地板价”发行情形,一度导致部分公司即便拿到注册批文也要推迟发行上市。

这些新情况让IPO“可投性”改革初见成效,不过该现象并未持续多久。在科创板出现零星企业上市首日破发之后,目前不论出于什么质地的新股,都会受到股民争先参与申购,市场化价格约束机制远未形成。

业内认为,只有监管层不再调控IPO节奏,新股发行多后就会推动理性投资,形成新股破发局面,这样才能让市场自觉形成优胜劣汰,挖掘优质标的,不能再走实质性审核老路。

“劝退疯狂的市场,多几个首日即破发的倒霉蛋是远强于拿着大棒向资本市场挥舞。”一位市场人士说,第一个上市即破发的企业会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打新即赚钱”的奇葩现象总会停止,大量没有未来成长性的上市公司破发之后,实质上丧失了再融资的能力,失去了外部的资金支持。如果无法成功的转型,那么只剩萎缩的主营业务、不再值钱的“壳”和高昂的信息披露成本。

晨壹投资有关负责人表示,新股破发是注册制走向成熟的“必经之痛”,是市场化约束机制的体现。这也是是对注册制改革的真正考验,若能坚持改革方向不回头,方可培养出真正的机构投资者客户,让市场机制更高效的运转,真正推动A股向成熟市场蜕变。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