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钢集团:绿色转型引领高质量发展 输出钢铁行业蓝天保卫战经验

坐落于长江畔的沙钢集团始终践行使命担当,力求生态、生产、生活良性互动,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钢城,夯实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为全国钢铁行业绿色发展输出经验。

聚焦循环低碳,构建绿色生产体系

钢铁行业一度被认为是高排放、高污染的代名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保障能源安全,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

沙钢滨江临海,是国家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有基础、有能力为钢铁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先行示范探路。

“落实绿色发展是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对于钢铁企业来说,能否适应节能减排要求,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将会成为一流钢铁企业的分水岭。”沙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彬说。

多年来,沙钢坚定不移实施“打造精品基地,建设绿色钢城”发展战略,把节约能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作为环保工作的重要举措,先后累计投资近200亿元持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一是全面实施环保提标升级及超低排放改造。自2018年以来,沙钢开始实施水、气、固废、噪声“四大治理工程”,主要包括防尘网改造、料场棚化改造、焦化烧结脱硫脱硝、五干河钢渣场搬迁、烧结机超低排放技改等项目。

“经过两年发展、改造,沙钢的环保水平迎来了一个质的提升,将达到国内超一流领先水平。”沈彬说,与“十一五”相比,沙钢吨钢二氧化硫排放下降65%,吨钢氮氧化物排放下降69%,吨钢颗粒物排放下降66%,吨钢COD排放下降72%。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在环保改造过程中,沙钢建成全球最大的转底炉循环利用钢铁流程含铁锌尘泥示范工程,每年可处理含铁、锌尘泥30万吨,生产金属化球团20万吨,氧化锌粉尘8000吨,解决冶金行业固废资源回收利用难题,实现示范工程内固废、污水零排放,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提名。

“十三五”以来,沙钢集团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效果明显。先后荣获“中国能效之星四星企业”“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型企业”“全国钢铁行业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等称号,每年循环经济产生的效益占企业总效益的20%以上。

聚力做强做精,打造产业发展“绿色引擎”

以传统钢铁冶炼起家的沙钢集团,以环保整治为契机,将环保创新与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紧密联系在一起,产品呈现高精尖质态。

一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市场需求大的优特钢产品,提升产品档次,降低原辅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国家新基建项目的大力度推进,必然会对高端钢材、特种钢材的需求明显增加。”沙钢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沙钢重点发展深冲板、船用板、高品质线材等高端产品。产品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优质线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已达到50%以上。

二是及时跟踪国际钢铁前沿技术,重点依靠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装备大型化、生产流程智能化、工序衔接紧凑化、过程控制自动化。2018年,沙钢提出企业智能制造5年规划,由点及面,全面推进智能制造战略工程,让智能制造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劲的“新引擎”。

从引进并创新双辊薄带铸轧技术,到沙钢建成国内第一条超薄带生产线,这一革命性绿色环保工艺与传统热连轧相比,单位燃耗减少95%、水耗减少80%、电耗减少90%,实现真正绿色生产。

制度理念先行,筑牢高质量发展“绿色之基”

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说:“就环保领域而言,国家的标准日臻完善,企业的环保管理相应也要升级,沙钢未来更要加大环保投入,完善环保管理,深化环保理念认识,推动企业环保水平迈上新台阶。”

制度为基,坚持环保优先。“环保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环保是生存根本,生产服从环保。”沈文荣说。

借鉴责任承包制度,沙钢大力推动“网格化管理”模式,确保事事有人管、环保问题件件有人抓。

树立“大生态”理念,打造“绿色钢厂”名片。“要将大工业与大生态有机融合,把现代钢厂打造成精致花园。”沈彬说。沙钢以绿色制造为抓手,树立“大生态”理念,打造“现代化绿色钢厂”。

全力做好长江大保护工作。沙钢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全方位、高标准推进长江岸线生态保护建设,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长江水域环境,实现在长江大保护中提档升级,努力打造长江水域生态高地。

全力打造工业景象。在沙钢总部,围绕建设绿色钢企、工业景象的目标,沙钢种植多种花卉林木,以园林化、生态化、绿化、美化钢企。目前沙钢的绿色家园已有107万平方米绿化区,基本形成了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绿色景象。

迈向“十四五”,沙钢将以“绿色+精品+规模+服务”战略为导向,强化做好绿色环保,提高生产效率和品种质量,持续推进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长江大保护,全面实现超低排放,让天更蓝、厂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赵鼎)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