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2月1日

新华财经北京12月1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近日发表署名文章 “十四五”时期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六大任务明确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近日发表题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署名文章。易会满在这篇文章中全面阐述了“十四五”时期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六大重点任务,包括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拓宽直接融资入口;健全中国特色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增强直接融资包容性;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夯实直接融资发展基石;深入推进债券市场创新发展,丰富直接融资工具;加快发展私募股权基金,突出创新资本战略作用;大力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充沛直接融资源头活水。

•全面推进退市制度改革如箭在弦 专家建议借鉴推广前期退市改革经验

近日,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公开表示,要增强退市刚性,决不允许“久拖不退”。对此,多位专家表示,构建与注册制相匹配的退市制度成为当务之急,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吸收借鉴创业板、科创板的改革经验,并尽快推广至全市场。记者近日获悉,沪深交易所正紧锣密鼓修订退市细则,加速推进配套制度落地。

•PMI“九连荣” 经济复苏动力增强

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位于50%的临界点以上。业内人士认为,实体经济各项活动稳步推进,经济复苏持续性较好,复苏动力有所增强,预计明年经济增速将明显反弹。

•12月“金股”扎堆顺周期板块 券商继续看好A股跨年行情

券商12月投资组合近日陆续出炉。数据显示,已有10家券商披露2020年12月月度投资组合,中国太保成为券商最看好金股,中国平安、贵州茅台、三一重工、金地集团等个股也受到多家券商联合推荐,投资价值备受看好。记者梳理发现,12月券商推荐金股多数集中在顺周期板块,如大金融、机械设备、建筑、采掘等。

上海证券报

•创十年新高 A股前11个月IPO募资超4200亿元

2020年还剩一个月,A股的IPO募资金额已经超过4200亿元,创下近十年来新高。刚刚过去的11月份,全月共有21家公司IPO(按上市日统计),首发募集资金达287亿元。在IPO募资提速的同时,新股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也十分抢眼。11月多数注册制新股首日涨幅超过200%,创造了良好的赚钱效应。

•大宗商品提前开启跨年行情 商品ETF迎配置良机

临近年末,A股依然在盘整中寻找方向,大宗商品却提前开启了跨年行情。以有色金属为龙头,近期铜、铝等主要工业金属的价格加速上行,原油、钢铁、煤炭、豆粕等品种也纷纷上涨。多家券商发布研报认为,本轮大宗商品上涨行情仍将持续。

•需求旺盛HDI板爆单 多公司加紧扩产

对于近期市场关注的PCB(印制电路板)行情,博敏电子董事长徐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头部HDI板生产厂商的订单都排到了明年,部分厂商订单甚至排到了明年6月份。消费电子“轻薄短小”需求不断增加,5G智能移动终端渗透率持续提升,智能手机销售市场回暖,都将进一步加大高阶HDI板的产能缺口。

证券时报

外汇局再次启动一轮QDII额度发放

国家外汇管理局30日再次启动一轮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额度发放,拟向23家机构发放QDII额度42.96亿美元本轮发放涵盖基金、证券、银行、银行理财子公司、信托公司等各主要类型金融机构,并兼顾了新增机构的额度需求。2020年9月以来,外汇局已累计发放三轮QDII额度,共向71家机构发放QDII额度127.16亿美元。本轮发放后,外汇局累计批准169家QDII机构投资额度1166.99亿美元。

•深圳新房打新怪相:购房者“什么都不挑”

最近,深圳新房市场的火爆再度引发讨论和市场聚焦。有买房者接受采访时透露,最近他加了四五个深圳楼市打新群,从群友聊天内容来看,几乎没有看到有人讨论新房朝向、楼层、户型实用性等问题。而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局长、党组书记张学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对媒体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况,正在调查处理中,一旦发现存在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证券日报

•指数成份股调整折射经济转型升级 增强股市“晴雨表”功能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调整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等指数样本,于12月14日正式生效。此次调整,银行和周期性行业股票调出较多,取而代之的则是医药生物、半导体等新兴产业股票。

•险资持续加大权益投资力度 股票与基金持有余额已超2.7万亿元

银保监会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险资对股票与证券投资基金两项投资余额合计27469亿元,较年初的24365亿元增加3104亿元,彰显险资在持续加大对A股等权益市场的投资力度。

•场外配资”屡禁不止 第三方平台借评级之名“导流”

今年以来,证监会多次提示场外配资风险,并于9月份启动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但是,依然有“场外配资”平台顶风作案。记者以“配资”为关键词在某大型网站上搜索时,未出现“场外配资”平台链接,并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但是,当记者将关键词换为“配资网”“配资公司”时,一批“场外配资”平台链接便接踵而至。市场人士认为,打击“场外配资”需要多方联手,从资金流、信息流入手,进行源头打击,同时也要加强投资者教育。


编辑:秦辰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秦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