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进入瓶颈期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7月21日10:54分类:上市公司

新华财经天津7月21日电(记者王宁 陈碧琪)20日,在南开大学举办的第十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上,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发布了2019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CCGI)报告。该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总体上不断提高,但改善幅度有所放缓,进入瓶颈期。

自2003年起,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已连续17年发布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先后累计对34416家样本公司开展了治理评价;该指数也被誉为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的“晴雨表”。本次由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评价样本量为3562家上市公司,其中主板1827家,中小企业板909家,创业板738家,金融业板块88家。

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均值为63.19,达到新高。2003-2019年期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总体上不断提高,经历了2009年的回调之后,趋于逐年上升态势。

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维安表示,中国公司治理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近年来治理改善幅度放缓,“天花板效应”显现,公司治理结构性指标趋同化特征明显。

数据显示,2019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均值为63.54,自2011年以来首次超过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从行业上看,金融业的公司治理指数位居第一,建筑业和制造业也相对较高;而房地产业,采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农、林、牧、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治理指数仍然较低。

从六大维度上看,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及信息披露几个维度的指数均呈现上升态势,而经理层治理、利益相关者治理维度略有下降。李维安认为,经理层治理在六大治理维度中处于较低水平,说明经理层期权、股权等激励机制改革滞后,已成为改善治理、释放活力的瓶颈。而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下降,主要是监管处罚、债务和股权纠纷以及知识产权诉讼数量增加导致的协调程度下降所引起的。

“多年的治理改革实践充分印证中国公司治理行政型向经济型转型的总逻辑。”李维安表示,当前,传统与新型的治理风险交织存在,中国公司治理需坚持由行政型向经济型转型,注意化解制度落差引起的规则矛盾,针对网络平台、AI、大数据等新型企业建立相应的顶层框架,规则先行。同时,要发挥优秀治理的标杆作用,建议各地区监管部门引入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以区域和行业等分类评价推动公司治理建设,带动公司治理水平整体提升。(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