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企业服务市场“蓝冰”融化

企业服务市场“蓝冰”融化

中国证券报2016年05月07日02:06分类:新华社报刊

□ 刘桓  

如果说和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抢食是迟早的事,那么作为最早出发的企业就更要发挥先行优势。而这些领先优势恰恰自带壁垒,这些壁垒是服务商了解企业真实需求的时间成本,这也恰好是阿里云们自认的不足。

在不久前结束的2016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上,来自各个行业的从业者对创新创业、移动营销、VR(虚拟现实)等多个板块和领域进行讨论,企业级应用及安全也是本次大会的议题之一。

企业级应用市场“蓝冰”融化

在大家都说蓝海、红海时,红圈营销创始人兼CEO刘学臣提出“蓝冰”理论。他认为,企业及服务市场既不是红海市场也不是蓝海市场,而是蓝冰市场。解释“蓝冰市场”要从冰的两个属性出发,冰的自然属性是有一点硬;但另一个属性是,当温度升高后,它会慢慢融化。现在人们把手机当成打车工具、当成支付工具,但没有人想到它会是企业级移动应用管理工具。但今天越来越多企业涉足这个领域,就相当于很多人一起慢慢敲这块“冰”,等春暖花开,冰自然会融化。

东方富海合伙人陈利伟从2013年开始关注企业级应用市场,2014年就开始着重投资,他同样认为这块市场的“冰”要开始融化。原因有两点: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二是微信等社交工具等发展。

陈利伟认为,中国劳动力供求状况在2012年发生根本性逆转,从供大于求到供不应求。这个逆转不是一两代人可以解决的。虽现在国家放开二胎政策,但仍需要相当长时间。这个逆转带来的变化就是软件和人之间的性价比,人的性价比是远远高于软件的。在劳动力供求发生逆转以后,现在很难招到合适的人,软件替代人的契机也就随之产生。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软件行业发展得这么好也是经历过人口结构变化。

第二个原因是微信等社交工具对于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及人和物、人和企业之间的连接起到巨大作用。陈利伟说,从微信开始流行起,所有人的大部分时间都会连接在手机上。

三因素促企业级应用发展

一个行业的进步,除技术原因外,首先是被客户需求推动的。过去的PC(个人电脑)时代不够真实,数据不一定准确、不一定快捷、不一定通畅。未来的企业管理都是处于移动场景中的,因为移动社交和便携决定它能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行业发展离不开资本的翅膀。如果资本不从传统农业、制造业向信息化发展,这个行业还是发展不起来。

最后一点是人才。企业要把优秀的人才转化到这个产业中,才能持续不断地推动企业发展和产品迭代。

企业级应用投资蜜月期已过?不,还长得很!

投资界都把2015年作为企业级移动应用的元年,所有主流投资机构都把企业级应用作为主要投资领域。据陈利伟介绍,去年有200多亿元资金涌向创业企业级应用领域。但整合行业投资空间还很大,未来3年至5年,会有更多资金涌入企业级应用市场。

从目前企业级应用龙头公司客户数来看,收费级客户数只有几十万家。畅捷通CEO曾志勇同样表达对企业级应用市场的看好。他说,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有7700多万市场经营主体,真正以企业法人形式存在的有2400万。企业级应用至少要服务这2400万家企业,因此这个空间非常巨大。

陈利伟从企业收入角度进行分析,他说“红圈营销是国内企业级移动应用的龙头,但它的销售收入也没有超1亿美元。而2015年,甲骨文的收入达到300多亿美元,Salesforce也有50多亿美元,国内传统软件巨头用友去年也只有1亿多元销售收入(据品途商业评论了解,2015财年,用友实现营业收入44.51亿元,其中企业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0.87亿元,互联网金融业务收入0.81亿元)。龙头公司和这些传统软件巨头相比仍然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从这些创业公司服务领域来看,基本上还都是在通用型领域,不管是销售管理,还是HR(人力资源)、客服。陈利伟以投资人角度向大家介绍资本对企业级服务应用的态度,他说道:“在垂直领域仍缺乏很好的企业级Saas(软件即服务)应用,所以还是存在很长时间的投资甜蜜期。”

企业级应用创业如何处理跟BAT的关系?刘学臣认为,企业级应用是一片巨大市场,创业企业虽存在巨大机会,但当不可避免地遭遇BAT时,创业企业应避开与BAT的直面竞争。譬如,BAT要做平台,中小企业就要做精准、深入地做垂直,把行业解决方案做好。

作为投资人,陈利伟认为,企业级移动应用并非是BAT天生具有的基因和优势,国外也有To C的BAT。因此,对于创业企业来说,未来仍可利用BAT数据逐渐开放的背景做垂直的SaaS应用,真正帮助行业解决痛点问题。BAT做连接、平台和数据,但创业企业可以利用数据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李兵则认为,创业企业的核心是如何去满足客户需求,企业要随着市场发展,进行产品迭代升级,希望移动互联可以围绕终端用户的需求开发软件功能,让客户更方便。

如果说和BAT抢食是迟早的事,那么作为最早出发的企业就更要发挥先行优势。而这些领先优势恰恰自带壁垒,这些壁垒是服务商了解企业真实需求的时间成本,这也恰好是阿里云们自认的不足。

所以,当具有领先优势的创业企业遇上财大气粗的BAT时,客户需求让它们站在相对一致的起点上。接下来的PK,客户、资本和人才,一个都不能少。(作者为《品途商业评论》评论员)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