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经济行为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经济行为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中国证券报2016年04月02日02:23分类:新华社报刊

□赵青新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理查德·泰勒一直走在现代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前列。2015年他当选为美国经济学学会主席,这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一种肯定,也说明行为经济学的公众影响力日趋扩大。

当下的经济状况瞬息万变,经济学研究面临挑战,要求它必须更现实、更灵活。传统经济学有一个假设前提:理性的经济人是经济行为的主体。但是,泰勒认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不可能存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行为必然会受到各种“非理性”的影响。很多从传统经济学角度看来是“错误”的行为,经常被忽视,但往往正是这些行为导致了那些“看起来很美”的决策最终失效乃至酿成恶果。

你会不会冒着大风雪去看球赛?按照传统经济学原理,看球赛的乐趣与大风雪的危险二者相比,理性的人都应该待在家里。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果早已买了票,很多人都愿意冒着风雪去看球赛。这种与传统经济学原理相悖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相当普遍。比如,我们都知道及时止损的重要性,但大部分股民都会犹豫不决、一拖再拖,甚至宁愿在“低位”追加投资以求摊平成本,以至于深套其中无力解脱。行为经济学提醒人们要学会忽略“沉没成本”(花出去的钱),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需要设立一个心理账户,一旦发现了一个行为问题,就可以采取另一种行为作为解决办法。

以上现象还反映了“损失厌恶”心理。商家利用消费者心理推出各种年卡,消费者起初总以为年卡更加经济实惠,但很多人最后发现自己已被“绑架”消费,所以我们在选择年卡时一定要量力而行,一定要考虑是否真的符合需求。这本书里有很多与泰勒合作过的知名经济学家,泰勒经常援引他们的观点,如《思考,快与慢》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卡尼曼说过,损失厌恶和窄框架的结合是一个代价很大的祸端。“聪明的投资者不会每天都看股票行情表”。天天盯盘的股民很容易受大盘或个股的走势影响,随时买进卖出的行为除了增加交易成本并无多少事实上的长期收益。卡尼曼说,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降低查看自己投资结果的频率来降低这一祸端,并在获得宽框架的情感收益的同时节约时间、减轻痛苦。

当然,损失厌恶并非就是坏事,它可以让人们避免过度自信的盲目乐观,本能地规避未来的可能风险。行为经济学非常重视“直觉”的相关研究,它注意到大众经常凭借直觉而不是理性来做决定。本书运用了许多心理学的例子,眼见不一定真实,我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但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虽然知道直觉不靠谱,但人们的大多数行为都出自于直觉的引导。如果经济决策者将主体对象模式化,设定成大家都是理性人,这就可能使得决策出发点与实际效果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

行为经济学家致力于自我控制问题的研究,同时认为,人类仍然需要帮助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更好的决策。理查德·泰勒曾和卡斯·桑斯坦合著过《助推》,此书在《“错误”的行为》最后几章中重点提及。泰勒和桑斯坦主张自由家长制的做法,即允许国家和其他机构“推动”人们做决策。其中两点很重要:一是决策的科学性;第二点更重要,即选择的自由。要保证这两点,确实很难。传统经济学把人=理性人,这只是一个理想目标,不过希望每个人都能以较少的代价去无限靠近。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