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聚焦大连期货市场(二)业务创新推动豆粕期货功能发挥

■聚焦大连期货市场(二)业务创新推动豆粕期货功能发挥

中国证券报2016年03月08日03:01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王超

2015年豆粕期货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客户结构日趋成熟稳定,仓单串换试点增加带动中小微企业参与豆粕期货市场的力度明显增强。豆粕期货业务创新推动功能发挥愈加完善,服务现货产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成交规模稳步增长

豆粕期货是国内最为成熟的农产品期货品种之一,2015年整体运行稳定。来自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的数据显示,全年豆粕期货共成交28949.7万手(单边),同比增长41.23%,成交额76963.6亿元,同比增长15.62%,分别占大连期货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的25.9%和18.4%。尽管豆粕期货价格持续下滑,但成交量与成交金额较上一年度均出现较大增长。与其他品种相比,豆粕成交量连续多年保持领先优势,2015年豆粕期货成交量再度位居大商所期货成交量第一位。大商所对豆粕期货相关制度的创新改革进一步激发产业企业参与力度,豆粕期货市场参与群体进一步优化。

持仓方面,2015年全年豆粕月度持仓均值为173.15万手,较去年的159.37增长8.6%,继续保持全国农产品期货持仓量最大的市场地位。从参与情况来看,豆粕期货市场已经进入稳定成熟周期,客户参与群体较为稳定,2014年来伴随基差定价、基差销售等新的模式的出现,豆粕下游企业参与积极性有所提高,法人客户数量稳步增长,2015年参与期货交易的法人客户数量较2014年提高25.71%。

作为国内最成熟的农产品期货品种,豆粕期货持仓集中度(持仓量前100名客户的持仓量/市场持仓量)较为稳定。2015年持仓集中度运行区间为53.3%至69%。一季度持仓集中度略有下滑,但二、三季度持仓集中度有所回升,虽然四季度受价格下滑影响总持仓有所下降,但持仓集中度表现稳定。整体看全年持仓集中度波动幅度较小,参与资金分散,充分表现了成熟期货品种的持仓结构特征。

压榨企业加大基差保值规模

据市场人士介绍,2015年三季度豆粕价格呈现高位震荡态势,由于豆粕销售较为旺盛,油厂同期大豆进口量保持较高水平,三季度共进口大豆2454万吨,同比增长32.43%。9月底美豆进入收割上市阶段,美豆集中上市导致供应压力大增,但四季度国内大豆压榨企业大豆进口预订数量并未出现明显下降。当时市场预计10月至12月进口量将超过2200万吨。对豆粕供需结构进行仔细分析之后,压榨企业认为豆粕价格下跌风险加大。为对冲豆粕价格下跌风险,压榨企业纷纷加大豆粕基差销售力度。

天下粮仓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其统计的大豆压榨企业豆粕未执行合同数量较“十一”假期之前增加了56.8万吨至357.5万吨。一周之内销售的豆粕基差合同超过60万吨,远超正常水平。后期压榨企业继续加大豆粕基差合同销售,12月的基差合同报价从前期的80-100元降至50-60元。通过基差定价方式,压榨企业有效规避了10月中旬至11月底的豆粕大幅下跌风险,在保证豆粕销售的同时锁定了大豆压榨利润。

除了保值,在仓单串换方面,豆粕仓单串换催生了区域价差基准。大商所相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为了增强豆粕区域价差的透明度,大商所在其官方网站上每月发布区域价差,基础数据来自于第三方市场机构和厂库的对外报价,并以五日均值计。这是大商所的一个制度和服务创新。

这位人士说,该价格体系建立后,将大大增强期货市场对现货价格的引导作用,从而构建成以期货价格为核心、串换平台地区性价差与品质价差为补充的完整价格基准体系,为豆粕现货产业发展提供完整的价格指引信号。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