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缴准“补刀”紧势升级流动性遇倒春寒

缴准“补刀”紧势升级流动性遇倒春寒

中国证券报2016年02月26日02:23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张勤峰

25日,央行大幅提高逆回购操作规模,完全对冲当日到期逆回购,但企业缴税影响犹存,加之例行缴准、转债申购在即,资金面紧张形势不见缓解。市场人士指出,临近月末关口上,巨额逆回购到期、企业缴税、存准缴款、转债发行等多重因素叠加,致使短期资金面持续承压,但预计央行将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资金面紧张状况不会持续太久。未来,资金面呈现稳中偏松仍是大概率事件。

逆回购如期放量

25日,央行如期大幅提高了逆回购操作规模。据公告披露,央行25日早间开展了34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7天,利率2.25%。是次逆回购交易量足足较前一次增加了3000亿元,也是2月以来央行开展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公开市场操作。公开数据显示,25日公开市场有34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而央行此次操作完全冲销了到期回笼量,但也没有向金融体系净投放资金。

央行重新加大公开市场资金投放力度在意料之中。本周迎来了春节后最大规模的一批逆回购到期,其中23日和25日分别就有3900亿元和3400亿元逆回购到期,持续考验着资金面的稳定。作为主要对冲手段,央行从本周初就调高了新开展的逆回购交易规模,22日到24日,央行共开展2400亿元逆回购操作,比上周(2月15日至19日)一周的交易量多出1000亿元。不过,与逆回购到期回笼资金量相比,央行新开展逆回购操作仍有限,前三个交易日仍合计净回笼资金1700亿元。在逆回购到期冲击不断的情况下,市场资金面本已承压,而从本周开始,企业例行缴税影响显现,加剧短期资金供求倒向失衡局面,从23日开始,资金面逐渐显现紧张迹象,大行融出减少,借款难度越来越大。有交易员称,24日银行间回购市场早盘几乎没有隔夜资金融出,借款需求难以满足,下午直到3点以后才有大行救市,基本解决了需求。鉴于靠市场自身解决资金缺口的难度较大,市场只能指望央行给予短期流动性支持,提高逆回购交易量的做法最为直截了当。

资金面紧势不减

尽管央行大幅提高了逆回购操作量,但与市场预期仍有差距,因为央行此次操作并没有进行资金净投放。与此同时,新的不利因素出现,令短期流动性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

25日,在央行开展3400亿元逆回购操作后,资金面紧张形势仍未见缓解银行间部分期限资金利率上涨明显,而交易所市场亦受到波及,短期回购利率一度大幅冲高。

昨日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行情)隔夜回购利率早盘径直冲高至2.35%、2.42%位置,最高成交到2.80%,较前日加权利率1.97%上行明显,后逐步小幅回落,至收盘时加权利率报2.11%,仍较前值上涨14bp;7天回购虽然全天加权利率回落4bp至2.30%,但日内一度成交到3%;14天回购昨日最高成交在3.4%,全天加权利率亦上行12bp至2.64%。

而银行间资金紧张已蔓延至交易所市场,25日,交易所市场回购利率波动加剧。上交所隔夜回购利率日内最高涨至8.5%,全天加权利率上涨逾350bp。

业内人士表示,节后现金大量回流,致缴准基数扩大,25日是例行存准调整日,需交存的准备金量较大,同时,在定向降准考核后,部分机构不再享受优惠存准率,此次可能面临较大的缴准压力。此外,26日有新转债发行,冻结资金造成的边际压力不小。综合起来,逆回购到期、企业缴税、存准交款、转债发行等多重因素叠加令资金面雪上加霜。

钱紧不具长期持续性

短期来看,资金面仍存压力,一则后续到期逆回购仍然较多,二则接近月底,不利因素扰动不断。

央行加码逆回购操作,也因此增加了后续的到期规模。截至25日的数据显示,下周(2月27日至3月4日)到期逆回购已增至8600亿元,只比本周少1000亿元,在目前形势下,预计26日逆回购操作规模不会小,因而下周的到期量还会增加,甚至可能超过本周。同时,下周处于2月末3月初,或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扰动,而现金加速回流使得3月初缴存压力仍不容小觑。基于此,资金面在短期内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不过,市场认为目前流动性偏紧的状况不会持续太久,预计央行将会多渠道给予流动性支持,平抑短期流动性波动。市场人士表示,目前主要是短期资金偏紧,中长期资金需求并不高,显示机构对流动性的预期仍比较平稳。25日,3个月回购利率仍下行5bp,3个月SHIBOR仍下行0.2bp。交易员亦称,预计央行将加大短期流动性支持,而考虑到短期工具到期的影响,也不排除央行辅以中等期限的流动性投放以稳定市场。

总体上看,业内预计短期流动性紧张不会持续太久,央行后续操作仍需观察,资金利率暂时不具备太大下行空间。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