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震荡中逐步布局春季行情

震荡中逐步布局春季行情

中国证券报2015年11月21日02:06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徐文擎

多空博弈加剧

中国证券报:两融新规降杠杆,从本周市场的表现来看,影响如何?

胡旭阳:目前来看,两融新规对市场影响不大。经过6月至8月的风险教育,投资者愈加成熟,行情在平稳中前行,两融金额在低位徘徊,这次降杠杆的心理影响有限。另外,由于新规不是立即实施,那些希望获得更多融资的投资者本周还有可能加大融资,所以对本周的市场资金面来说,或许还有一点积极的影响。

张媛媛:由于券商可自行调整保证金比例,而新规出台前多家券商的保证金比例大多都是在70%上下,新规的出台更多是对杠杆使用的规范,而非打压市场的行为。截至19日,两融余额已超过1.2万亿元,从两融余额的稳步上升态势来看,新规定并没有对市场产生大的影响。

中国证券报:近期沪股通资金持续净流出,对此应如何解读?

胡旭阳:沪股通总体金额较小,根据我们的观察,与深沪股市的相关性并不太大。沪股通持续净流出的主要原因,与境外投资者预期美国12月加息有关。美国加息将对全球新兴市场构成压力。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在美国加息进程中,全球新兴市场的表现都不会太好,新兴市场出现20%左右的下跌是可以预期的,而中国股市作为全球投资者眼中新兴市场的一员,有境外投资者撤出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中国股市有自身的运行逻辑,美国加息的影响在短期内会有所体现,但中期走势不会因此发生改变。

张媛媛:近期沪股通持续净流出,原因在于期间A股反弹幅度超过港股,使得AH溢价扩大导致投资者把资金撤回香港市场的意愿增强。但是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很久,随着溢价的缩小以及后期各项政策的落实,资金还会重回A股市场。

中国证券报:从本周盘面来看,多空博弈激烈,投资者该如何应对短期风险?

胡旭阳:短期多空博弈仍将继续,难见分晓。年底将至,投资者要注意资金面压力,关注货币政策变化。央行10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本周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成为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自11月16日起,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14.5%下调至14%。在之前的6次定向降准中,按家数计算累计已有97%的金融机构享受了定向降准政策。此外,自9月15日起,央行决定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有分析称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的改革为银行业释放了7000亿元的流动性。总体而言,目前资金面保持较好状态,但越临近年底,就越应该注意风险。

张媛媛:由于前期股指快速反弹,获利资金会选择部分获利离场,短期内市场存在震荡整理的需求。在此过程中,板块轮动的特征会更加明显,建议投资者切忌跟风操作,不要操之过急,在震荡中逐步布局。

春季行情可期

中国证券报:下阶段A股行情的主基调是什么?

胡旭阳: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下,中国资本市场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为引导更多资金直接进入实体经济,支持创新创业,从中长期看,深沪股市一定不会处于低迷状态。一个健康、有生机、有赚钱效应的股市,是对创投行业的价值引导。从这个角度看,稳中有升降是未来股市的主基调。但是,在经济增速下降、经济结构调整的宏观背景下,股市有可能进行一次结构性调整,有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重点关注机器人、互联网+、军民融合等题材。

张媛媛:随着杠杆的出清、IPO的重启,标志着市场已经从股灾当中修复并逐渐步入常态化,看好2016年的资本市场。首先,宏观经济大概率会在四季度触底回稳,并且随着各项政策的推出与进一步落实,基本面会逐渐转好,对明年的资本市场是一大支持。当前货币处于宽松周期,资金非常充裕,虽然前期股灾使得大量资金回归银行理财、固定收益市场,造成高息产品抢购的火热场景,但是随着产品陆续到期、高息资产稀缺,投资者不得不面对更低的理财收益率。而资本市场在股灾后泡沫被消化,风险得到充分释放,一部分到期资金会选择重回资本市场,而这些增量资金的陆续进场会对2016年的资本市场构成强大支持。

我们看好2016年的资本市场,相比其他投资领域,权益型投资是最具有资金吸引力的市场。历经了股灾之后的休整,我们开始逐步布局2016年行情。

中国证券报:布局明年行情,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哪些板块?

胡旭阳:我们已经在小仓位逐步布局明年春季行情。主要研究工作放在深度挖掘“十三五金矿”。除了近期已经有充分表现的一些热点有可能持续外,有产业政策支持的机器人、互联网+、军民融合等板块可能会是明年春季行情的主角。此外,今年大宗商品持续低迷,我们关注拐点的到来,届时周期性行业或许有一次大机会。

张媛媛:“以确定的风格对冲捕捉不确定的风格轮动”,以多元化的配置和严格的风控,在保持合理仓位的前提下,构建风格互相对冲的投资组合。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布局明年春季行情,建议关注“十三五”规划中重点讨论的话题,在结构转型的周期里寻找投资机会。板块方面,看好环保、军工、生物医药、文化传媒、健康消费等。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