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市场动态 > 刘海峰:正确理解政府稳定市场的初衷

刘海峰:正确理解政府稳定市场的初衷

证券日报2015年09月26日14:39分类:市场动态

核心提示:近来,中国股市震荡起伏,持续下行,屡次反弹之后仍然再次下跌,不少投资者遭受损失。面对这种情况,有的投资者心中难免发问:政府救市的效果究竟会怎么样呢?

刘海峰 

近来,中国股市震荡起伏,持续下行,屡次反弹之后仍然再次下跌,不少投资者遭受损失。面对这种情况,有的投资者心中难免发问:政府救市的效果究竟会怎么样呢?对此,笔者有几点思考。   

坊间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党的十八大以来确定的改革大业,如果没有股市的上涨和繁荣是难以成功实现的,股市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改革不可或缺的政策选择,因此得出的结论是,政府会制造一个牛市。事实上,就这一问题,政府的态度已经表达的不能再明确了,政府干预股市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股市暴涨,而是为了防范和遏制因股市暴涨暴跌而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也就是说,是为了防止股市的风险传递到整个金融系统。

股市有涨就会有跌,有非理性暴涨就会有非理性暴跌,这是市场铁律,作为市场调控方的政府不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当然,一个繁荣的股市,对政府推动经济改革进程固然十分重要,努力发展持续健康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也是本届政府提出的重要施政目标之一。从本次政府干预的过程我们可以明确看到,在股市持续暴跌的情况下,政府确实动用了巨额的资金来直接救市,但是,当沪指稳定在3000左右震荡之后,更多的是采用政策规则修订、惩治违法现象等规范市场行为的方式来稳定市场表现。此外,面对市值如此庞大的股市上涨,尤其是趋势性上涨,需要数以万亿级的资金持续推动,在这个过程之中,更离不开机构和广大散户的积极参与。

已经改变的市场预期需要时间疗伤恢复。我们都很清楚,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反映的是对经济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期,当对经济发展前景预期向好的时候,市场参与各方信心凝聚,各路资金涌入股市,选择自己看好的标的股大胆买入。从去年开始启动到今年5、6月份结束的这一轮快速上涨,就是基于广大股民对中国经济改革前景的巨大期待所形成的,只是当市场狂热甚至疯狂,资金杠杆过度推高泡沫风险,资金链绷紧甚至断裂,股市的下跌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在市场因暴跌而导致股民信心严重不足的局面已经形成的情况下,要想把市场人气重新凝聚起来,从而扭转市场对未来走势的预期,在短期之内是难以做到的,市场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震荡来疗伤恢复。

笔者认为,股市的发展和繁荣需要中国经济改革的加速推进,中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才能带动中国股市走出低迷,奔向繁荣!(作者单位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李滨彬]